韶乐是跨越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至清末的祭祀天地四望之神的“大乐”,其对我国礼乐制度的形成、人与“天地同和”的基本理念的形成、以民本主义为基础的“文治”思想的形成都有深刻影响。本书对韶乐的起源及其在历代的流变和主要特征等进行系统的研究。
《肖邦练习曲全集(中外文对照)》是维也纳原始版教材,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德奥系作曲家作品乐谱,此次出版的肖邦练习曲全集是把Op.10、Op.25以及新增三首练习曲合并为要本,该系列已经成为钢琴家、专业院校师生、钢琴学习者的必备教材。此次翻译引进的是维也纳原始出版社出版的净版本乐谱。译者为著名的音乐学者,通晓多种外语,包括英
白曲,即各地白族用本民族语言演唱的民歌,主要流行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剑川、洱源、大理等地。杨晓勤编*的《口头诗学视阈下的白曲研究》借鉴口头诗学及表演理论,以文本分析与田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尝试对白曲的创作、流布和接受过程进行系统地研究。其内容可分为“静态阐释”和“动态分析”两个层面,前者重点揭示了白曲中存在的程式以及程式
《零基础玩转钢琴即兴伴奏(少儿版)》由浅入深,从简单的音程、和弦连接入手,结合实际演奏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能且实用的伴奏公式,并通过实例讲解,让学习者学会举一反三,充分理解每个公式的使用方法。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要程度而渐进地学习,用较短的时间掌握即兴伴奏的基本要领,让音乐爱好者不再对即兴伴奏望而却步,使即兴伴奏
“前沿与对话——中青年音乐理论家论坛”的学术会议旨在中青年学者是音乐学研究中思想为活跃的一支队伍,希望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中青年音乐理论家们能够立足音乐学研究的理论前沿,以对话的学术姿态,发表自己的学术心得、交流*新研究成果。《前沿与对话:中青年音乐理论家论坛文集》是关于此次论坛出版的学术文集。
一本材料丰富、内容翔实而切于实用的音乐词典,是每一个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的良师益友;它既可以为你解答疑难、指示迷津,又可以供你随意翻阅,使你增进知识,获得教益。但一部单卷本的词典篇幅有限,要做到既能提供全球检索的系统知识,又有俯拾即是的参考材料,是很不容易的。本书所依据的《科林斯音乐百科词典》在这一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
《大音(第10卷)》是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的系列图书《大音》的第十卷。是关于中国传统仪式音乐的研究论丛,《大音(第10卷)》分为学术文萃、田野档案、会议综述、述评、书评、译文六大部分,共包含仪式音乐研究领域的中外专家学者的文章12篇。《大音(第10卷)》的出版旨在推动中国传统仪式音乐在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及传播
本书精选了近几年的上榜流行新歌,包括中国好声音、轻音乐、我是歌手、好莱坞经典影视音乐、热门影视歌曲、流行金曲等。对一些不能直接用钢琴弹奏的名曲作了重新编配,降低了演奏的技术难度,适合各年龄段的钢琴爱好者使用。
本书共分为音乐理论、创造实践、音乐教育的场域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概念、误识、原创乐队、唱作者、DJ文化、作曲、即兴音乐、交互音频设计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20世纪以来学校音乐课程变迁的历史考察;学校音乐课程范式的现代性追求及后现代的挑战与应答;文化观念与学校音乐课程哲学变迁的内在理路透析;人学理念与学校音乐课程目标变迁的文化分析等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