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成渝城市群两个核心城市之一,成都市正经历着累积型、区域型和复合型大气污染。.在以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的颗粒物污染尚未有效治理的同时,以臭氧(03)为代表的光化学和二次污染日益凸显,污染成因复杂,治理难度越来越大。2015年成都市环境空气中S02的年均质量浓度为149/m3、NO2为53g/m3、PMio为1
《煤炭开发的资源环境累积效应及评价研究》为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91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4080、51174287)项目及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资助的煤炭开发的资源环境累积效应及评价方面的成果。《煤炭开发的资源环境累积效应及评价研究》共12章。章为煤炭资源开发与矿区资源环境。第二章至第六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套装上下卷)》共分为31章,系统阐述各项制度的背景、现状与问题,以及国内外经验和对策建议,并对国家已经正式出台的有关制度改革实施或试点方案进行了解读。
目前,执行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我国区域性水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以此为核心围绕水质目标、水环境功能区达标制定水环境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在解决我国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控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却难以满足恢复和保护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需求,特别是对物种和种群的保护、栖息地的恢复、湿地的保护、生态容量、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日趋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水体污染与面积萎缩、河湖富营养化、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突出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水资源量和水环境质量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限制因素。我国是世界上江河湖泊
中部地区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部地区人口众多,开发历史悠久,人地关系、用水关系较为紧张,流域性水环境、城市群大气环境污染、生态空间遭受挤占形势严峻,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任务艰巨。随着中部地区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加速,区域开发规模与强度将进一步加大。处理好城市群发展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重点区域及流域开
《环境监测实验与实践》依据国家相关部门环保方面的标准和方法编写而成,涉及的实验项目包括了水、气、固等多种污染组分的监测,在监测手段上涵盖了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气质联用法以及液质联用法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样品前处理上除涉及常规操作方法以外,还包括了超声萃取、固相萃取
《水污染控制实验》是编者在多年“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编写的,兼顾了物理、化学和生物法处理废水的主要理论和工艺,是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相关学科“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配套教材。本书内容包括误差分析及实验数据处理,实验设计,水样的采集、管理运输、保存及其预处理,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等部分。
本书结合乡村文明、生态宜居理念,从水系景观方面入手研究更有效地指导乡村宜居环境的建设,希望能够在对传统村落水系景观调查的基础上,挖掘传统村落的特色,总结和归纳其优点,为传统村落水系景观特色的保护提供一手的资料和理论依据,也为现代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内容简介飞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如今又面临一个新课题: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专家从企业质保期限、电池循环寿命、车辆使用工况等方面综合测算,2018年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将进入规模化退役期,预计到2022年累计将超过40万吨,动力蓄电池退役量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70%。预计未来3年,锂电池回收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至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