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为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驻村第一书记角色重构与作用发挥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乡村振兴场域下第一书记角色认知、职责定位及作用发挥展开研究,借助“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实证研究方法,在深入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变”与“不变”的基础上,在理论上建构了第
粤治案例
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以下简称社工站)建设是加强和完善基层社区治理的重大举措。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17]11号)要求,要积极健全城乡社区治理机制,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乡镇公共服务提供中的作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
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当前国内不断深化展开的热点工作。近几年,国家、省域的相关研究成果逐步推出,这本《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则从市域层面系统总结了镇江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成就和经验,一方面体现了镇江市社科界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展示了国家、省域、市域,尤其是市域实践的现实意义,既有学术价值又有
平安中国蓝皮书系列年度报告,由中国公安大学组织编写。本书是平安北京蓝皮书第7部报告,致力于关注北京平安环境问题。首先,对平安建设的理论与现状进行研究,对当前平安建设的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梳理,对国内外平安建设评价实践进行介绍。在对平安北京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平安北京指数的理论,并设计平安北京指数理论构建的整体思路。其次,
l当资本涌入乡村,土地与文旅如何重塑乡村肌理? l党建引领旗帜下,基层干部如何破局治理困境? l当彩礼压垮婚姻,乡土人情在现代化浪潮中何去何从? l当留守儿童凝视屏幕,乡村文明的未来谁来托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河流域乡村振兴研究与评估中心课题组于20222024年间展开了一系列乡野调研及返乡观察活动,并获取
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和人性理论为指导,贯彻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为中心思想。通过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继承与创新的回顾与思考,以及存在的针对性不够、有效性不足的审视与反思,对当今社会发展现实分析,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当今社会,世界全球化、转型社会、风险社会、和谐社会不断生成,并深化发展,现代性造成人
信访制度是我们党和国家一项重要而特殊的制度。在我们党和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信访制度及其工作先后承载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它既是我们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倾听群众呼声的窗口、体察群众疾苦的重要途径,也可以发挥政治参与、权力监督、权利救济等重要作用。本书由上篇“信访是表达的产物,也是表达的工具”和下篇“信访工作是领会的产物,
本书以实事求是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对我们先民发明的科举制作出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纠正以往的反说与戏说,使读者了解科举不仅有其局限和弊端,也有其长期存在的原因与价值。科举与中国1300年间大部分精英人物和所有地区密切相关,科举不仅造成了“范进”和“孔乙己”一类的儒生,而且也选拔了包拯和林则徐这样的政治人才,以及韩愈、朱熹
作为一种古老的人类活动形式,叙事一直承担着知识传递与价值观教化的功能,是古今中外政治社会中广泛运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本书超越了对“叙事”狭隘的方法论界定,从存在论的层面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理论体系和实践样式。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核心概念,依次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理论渊源、构成要素、基本过程、现实实践、成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