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三大部分:“台湾文学发展趋势”、“台湾重要作家作品批评”和“台湾文学史论探讨”。以“文学场域”为核心概念,阐述了当代台湾文学的场域结构,对当代台湾文学体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剖析,阐释当代台湾文学发展规律。
备考指南、现代部分、当代部分、附录。权威专家精心编著,深度解析考试动态,核心考点全面梳理,真题模拟实战演练。《文科考研·<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辅导与习题集》由马兵主编。《文科考研·<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辅导与习题集》关键词:中国文学、现代文学史、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学参考资料、当代文学、文学史。
本书从详实的材料出发,对“十七年”文学创作领域出现的工农兵写作的文学现象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与分析,力图在重绘业已消失的文化文学图景的同时,呈现出那个时代的文学设计者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学理想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及所面临的困境。
浙江金华(古称婺州),是宋以来南方一大学术中心。以“北山四先生”(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为代表的金华朱学,历来被视为朱学嫡脉。入元后,金华之学“流而为文”,一个学派在他们弟子一辈衍变为一个文派,人们称之为金华文派。\\t本书即以金华文派为对象,结合宋元时期的文化生态,从学术与地域双重视野,展开对金华文派的文学研究,
本书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左翼文化运动的成果,以20世纪30年代为主要叙述时间段,研究了左翼文化运动这个历史个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发生,推进和影响,具体地阐述了包括组织模式构建、宣传实践的探索、促进国统区民众革命道路选择等问题。
由俞祖华,赵慧峰著作的《离合之间--中国现代三大思潮及其相互关系》以近代三大思潮的相互关系、多向互动为研究对象,试图较全面地认识三大思潮之间既分立又并生、既交锋又交集、既对立又对话的离合关系,探寻三大思潮之间的互动模式与不同思潮交集重组所产生的次元类型,从而为当下的以“在争论中明辨真理,在互动中凝聚共识”为目标的思想生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8-01作者:陈薛俊怡译者:开本:16开定价:25.00页数:182印次:1ISBN号:9787504485984商品类型:图书版次:1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1895.1-1915.8)即“清末民初的文学”编年史这一部分,我们重点关注的内容主要有四类:一、重要作家、学者的相关文学、文化和社会活动;二、重要作品的刊发、出版及演出等;三、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报刊杂志、文学社团的创办和发展;四、对文学史产生重要影响的相关政治、文化事件和社会思潮。总之,
本书的研究,将关注的目光挪移、聚焦到岭南、香山,共分为历史篇(大师的时代身影)、背景篇(岭南文学现场的若干向度)、当代篇(异质文化冲突下的个体焦虑)、综述篇(香山文化标志性成就的生成与传承)四部分。其间经过对相关案例的研究,最后得出有关岭南与香山文学的三方面结论:异质文化的碰撞使这一地域的文学元素呈现出一种杂交优势与生
原“创新班和理科班用”的丛书名改为“实验班用”这是10年前出版的华师大二附中理科班用系列教材的重新编写本,旨在适宜创新班和高校自主招生的形势。全书完全重写,版本大小改为标准16开本。作者情况照旧,内容全新。分上下两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