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即发展的格局问题,对开放发展理念展开研究。全书主体内容分为六章,包括:开放发展新理念的思想溯源、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拓展对外开放新体制、开放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发展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更是人民大众的企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已到了着力解决发展差距过大,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历史阶段。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辽宁港口群-东北腹地经济空间联动发展机理研究》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核心问题,即探究港口群与腹地经济空间的良性联动机理。并且,以辽宁港口群一东北腹地地域空间为实证对象,归纳了近代、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和东北振兴时期的地域空间演化特征,以定量方法演绎辽宁港口群的体系演化过程、腹地空间极化程度、交通经济带空间结
本书是我社与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常年合作项目图书。本书包括新时代九个经济热点问题解读:分别为: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振兴与与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健康中国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与提振民营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与维护金融安全
产业发展实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本报告从创新驱动的视角对2016年第四季度至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全书由主报告与副报告组成。主报告分四章,从我国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近年来产业发展的创新成效、大类产业发展动态,以及各区域产业发展状况和创新驱动成效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副报告独立成篇,主要研究我国科技
课程,是学校为学生设定的学习路径,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及所获得的学习结果;课堂,是教师展示自身智慧和本领的舞台,是师生共同成长的阵地;教学,是教师职业活动的主要存在状态和价值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颦一笑,学生的一言一行,都传递着意义,承载着意蕴。《经国济民课程直击》作者顾晓英,借助近30年一线上课、听课、
《共同富裕与分配正义》对我国目前的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们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共同富裕的实现与分配正义的实现内在统一。共同富裕侧重于对结果的描述,分配正义更关注过程和规则的合理性。当代中国的分配正义可归结为四项基本原则:资源共有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劳动贡献原则、社会必需原则
《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意识的社会学研究(以上海高校及科研院所为例)》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生产资源、交易制度和转化空间的三大要素切入研究,分析了内生利用型、外发反抗型和传统逃避型三种类型的法律意识及其图式特征。通过三种类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从科研人员日常科研工作角度论述了科研人员在民间法规则上与制定法共存共生的活法证据
这是一本全面讨论中国改革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问题的重量级专著。 本书基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近40年的时序数据,从理论与实践、发展与改革、轨迹与格局、城镇与乡村、行业与地区、总体与家庭、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分配与贫困、现状与趋势、政策与建议等角度,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的变动,进行了综合性、全局性的研究和探索。这本书是名副其实
《发展改革学术年刊2015/2016》汇集了一批青年学者关注上海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关注中国崛起的研究成果。 作者们以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国际化的视野、开创性的思路,围绕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聚焦自贸试验区与科创中心建设经济结构升级与全面深化改革新经济新动能与能源发展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等事关上海乃至中国长远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