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探索了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规律,论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结构变迁、增长动力和未来展望。本书内容依据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框架设计,并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提出的相对价格调整理论与S型增长曲线模型展开分析,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
本书基于原产国、品牌等理论解释了区域品牌印象作为影响消费者产品评价及购买意愿的外部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主题具有前沿性和现实意义。本书遵循量表开发程序,经预调研开发了区域品牌印象量表、修订了消费者地区涉入度量表;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全面系统地识别了区域品牌印象的五维度构成,使其概念界定及测量得以明确。构建理论模型,
当前,国内流行产能过剩的论述,由此产生了不少认识上的模糊之处,也使得欧盟等不少国际机构对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指责,在政策上,国内形成了去产能等各种政策上,国际上也有不少反倾销等贸易纠纷,因而有必要对产能、产能利用率及去产能等相关政策做更深入和细致的分析。该书探究如何用制度创新的方法来化解产能过剩,实现创新和绿色发展理
本书通过探讨金融工具与技术创新的内在关系,深入解析了银行融资与资本市场融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回答了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银行融资在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某些阶段、对某种类型的技术创新也能发挥积极作用。然后提出了促进技术创新的最优金融结构,揭示了技术后发国家的金融结构变迁过程;引入影响金融结构的重要变量——金融制度,对金融
为了回顾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北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所开展的理论研究和学术发展工作,中心编辑了这本成果集。《来自智库的报告(西北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20年研究成果集萃》收入的是1998年至2017年,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成员的研究课题、调查研究报告、发表的文章等。这些作品关注西部经济、社
本书是由上海市发改委主编的政府白皮书,内容是有关上海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的综合统计报告。本书以翔实权威的数据,充分真实的反映了上海市在2017年的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形势。
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总纲领,就是要从速度经济追求转向高质量经济发展阶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攻关期这一关口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
本书反映了贵州省2016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和2018年度的发展构想,包含政务发布、区域发展、多彩贵州三大篇目。
本书主要阐述了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可以明显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重大历史分期,改革开放后的40年,中国对外贸易数量增长的过程更加迅速,内涵也更加丰富。改革开放40年来,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前赴后继,不断深化,经历了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深刻变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制度框架,有力地支撑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40
作者通过对丝绸之路沿线圈家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产能合作、城镇化以及发展障碍、保障机制等领域进行分析,为读者勾画了沿路国家的经济现状与合作前景,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建议与主张,对一些难点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