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丛书面向社会大众的“海军海权海洋”科普读物,也是“海军海权海洋文化”在线微专业所用读本,共三个分册,分别是海军篇、海权篇、海洋篇。海洋篇,介绍了海水、海底、海洋气候、海洋资源等海洋相关基础知识,阐释了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海洋法的基本概念,详细讲解了人类利用海洋进行交通、开采资源、开展科研、发展军事的历史与
本书系统论述了地图学与GIS中尺度的基本概念,包括地图数据的尺度效应、尺度依赖性、尺度不变性、尺度一致性和多尺度表达;尺度空间地图数据生命周期模型,包括模型的基本思想、建模方法以及形式化描述等;尺度变换模式,包括地图综合尺度变换模式、基于细节层次的变化累积尺度变换模式、基于渐变的形状内插尺度变换模式和等价尺度变换模式;
本书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支撑承德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的内容和路径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全书共15章,内容涉及积极拓展地质调查工作服务领域、注重成果表达方式创新和转化应用,在塞罕坝水源涵养能力研究、宜林宜草科学绿化地质条件评价、狼毒防治和天然湖泊修复等方面形成多项创新成果,有效服务了承德市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和
本书收录了戴金星院士及其弟子们在天然气中汞形成、富集规律、分布特征及汞脱除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论文。收录内容涉及天然气中汞的检测技术、我国天然气中汞的来源、形成机理、富集主控因素、凝析油中汞的形态、脱汞技术及汞地球化学特征等。
这是一本关于石油地质学的书。它建立了整个油气系统相对完整的定量评价理论体系,阐述了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的关联性和差异性,并通过精美的图表和新颖的表达方式将研究成果传达给读者。该书对全世界常规和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着重介绍西南河流源区水文监测体系、径流水源解析、地表关键要素变化及其径流效应、径流变化规律及其未来趋势、泥沙输移与灾害、全物质通量、生源物质循环及其对梯级水电开发的响应、径流适应性利用方法、径流适应性利用技术、空中水资源利用技术。
本书以稀散金属的超常富集机制及成矿预测为核心,以扬子地块西缘稀散矿产资源聚集区为研究和示范基地,选择桂北—滇东南锡铟多金属矿集区、川滇黔铅锌锗矿集区和滇东—黔西铌-镓-稀土富集区中不同矿床类型(岩浆热液型、低温热液型、古表生风化-沉积型)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铟、锗、镓等稀散金属资源超常富集机制研究和深部预测示范。通过铟
本书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之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下藏东南地区的气候变异特征的研究成果总结。本书围绕藏东南地区近代气候变异的主要特征,系统地分析了藏东南地区基本气象要素自1979年以来的变化特征,揭示了该地区近代气候和相关极端事件变异的事实。全书共7章,包括藏东南地区气候变异和极端事件的主要研究背景;利用观测站点
《微板块构造》一书以地球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综合回顾了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历史和核心内涵,重点介绍了微板块的概念、分类、起源、生消过程与机制,大力拓展和发展了传统板块构造理论。本书是首部系统介绍微板块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及其构造范式的专著;从多圈层相互作用、全球构造格局演变,通过海陆耦合、深浅耦合、古今耦合、有机无机耦
随着北京市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宏伟目标的提出,北京水资源安全保障问题再次受到广泛关注,面向北京这样一座超大型城市极为复杂的社会水循环系统,如何科学地刻画健康水循环机制,设定合理的水循环调控目标,以及找到可行的健康水循环路径等科学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本书从超大型城市社会水循环的视角,系统分析北京水资源安全保障态势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