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古代园林文学文献研究丛书”中的一种。丛书搜录、整理中国古代园林文学文献,确定园林文学作品的系年、不同地域园林的空间分布,以科学地呈现古典园林的多彩风貌,并对园林文学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本书以私家园林为切入点,着重透视唐代文人的日常经济生活以及这种生活对他们的影响。具体则主要从私家园林产权的获得、日常经
本书对中国工运历史进行整体性回顾,侧重中国工运历史的重要节点和事件,选取在中国工运历史长河中具有代表性的51位工运历史人物,结合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讲述中国工运历史的重要实践和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更好地理解中国工运历史发展过程。
本书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及欧洲多个国家的暴力冲突的完整图景。作者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及和平条约的签署,并未解决困扰欧洲诸多国家的民族和边界问题,战败国国内及国家间持续数年的暴力冲突,为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等极端意识形态在欧洲的孕育提供了适宜的温床,并最终引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本书是一部蒸汽时代全球化历史的精彩著述,生动阐释了蒸汽动力产生之前及之后世界主要港口城市的兴衰。从新奥尔良到蒙特利尔,从孟买到新加坡,从加尔各答到上海,作者通过一个个历史案例的精妙解读,提出了有关全球化现代世界形成的独到见解。蒸汽动力通过重塑城市和海洋而改变了世界,大幅提高了陆路和水路运输的便捷性,开创了复杂的资源消耗
本书作者格罗梅克伊尔格通过书信的细节、对谈的记叙,从尘封已久的时光中,唤醒我们对她传奇人生的“诗心”独具的想象。这部传记是传述她丰富内心的切片:有父母的恩情、少女的心意、志趣相投却分道扬镳的爱人、炙热的友谊,也有文学创作、时代思潮流变、诺奖光环。辛波斯卡曾表示:“等我死了再说吧。”采访者们“听”而却步。这是她生前誓死捍
张掖是河西走廊最负盛名的丝路古城。从汉武帝目光聚焦西北、征战河西走廊开始,这片曾经被视为蛮夷之地的土地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张掖”一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从此,开启了中原文明向西扩展的蓝图,也迎来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新景象。《张掖传》以此为切入口,穿越时光追溯这座城市的前尘后世,洋洋数十万字中蕴含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及中华8000年
古塔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是吸收外来文化在传统建筑基础上创造有中国特色建筑的范例。本书作者搜集整理绘制的中华古塔写生作品,对了解塔的历史、宣传文物保护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书按时间顺序,共分四编,分别讲述李白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时期的生活。重点记述李白生于巴蜀、锋芒初露、出川远游、干谒求官、求仙求道、奉诏入京、赐金放还、寄情山水、平叛救国、流放夜郎、壮志未酬、死因成谜等传奇经历,行文过程中穿插了李白经典诗歌的创作背景、心路历程及时代影响等,还记述了李白与孟浩然、贺知章、高适、杜甫、李
本书对羌族姓氏的起源、发展、衰亡、姓氏集四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几千年以来出现在重要历史典籍中的古代羌人的姓氏进行了整理和收集,并对现今居住于岷江上游地区羌人的主要姓氏进行了调查。
本书系统研究和阐述了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指引,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充满创造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各项建设工作。这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唯一幸存的、使中国革命起死回生的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下,焕发出勃勃生机,从原本的荒僻之地转变为充满战斗精神的红色热土,成为抗战必胜的精神支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