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保护走出去可持续发展报告:区域环境合作政策与实践/一带一路生态环保系列丛书》分为四篇:一篇基础篇,介绍了中国走出去战略构想的形成、发展、特色,从中国走出去战略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遇到的挑战入手,分析了中国环境保护走出去的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并解构了中国环境保护走出去的丰富内涵。第二篇经验篇,选取美国、日本、英国、
本文在系统分析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环境空间管理的具体要求,结合西藏自治区实际情况,构建了区域生态环境功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相关评价,并按照生态环境资源的空间差异性进行了环境功能分区,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定了分区差别化环境管理措施,用于引导区域开发布局,确保国土开发布局与生态安全格局相协调。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地表环境多源遥感监测方法》深入介绍了稀土矿区环境信息遥感监测方法,分析了南方稀土矿区地表环境时空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稀土开采模式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为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全书共分7章,包括多光谱遥感数据、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热红外遥感数据、高光谱遥感数据等多种遥感技术在离子稀
土壤污染,也称土地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进入土壤,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形状和质量变化,构成对农作物和人体的影响和危害的现象。土壤污染除了危害生态安全外,对人身健康、其他生物的生存会造成影响,比如土壤生物直接从污染的土壤中吸收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通过土壤参与食物链终进
三峡水库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库,在保障我国水资源战略布局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库区快速的城市化和城镇化,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干预,使得在未来的10-15年,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形势将发生巨大变化,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不仅关系到库区周边省市人民的生产生活,也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和南水北调沿线几亿
《浙江自然资源与环境统计年鉴(2019)》是浙江省统计局及其他有关厅局共同编辑完成的一本反映我省环境各领域基本情况的年度综合统计资料。《浙江自然资源与环境统计年鉴(2019)》收录了2018年全省环境各领域基本数据以及主要年份的全省数据。《浙江自然资源与环境统计年鉴(2019)》内容共分十二部分,即:1.自然状况;2.
我国工业水污染中化工污染已经成为非常严重的污染源,化工行业排放污水中,多数含有剧毒,成分复杂,不易净化,污水处理后,70%-90%的重金属元素依然通过吸附或沉淀而转移到污泥中。近年来,随着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污水处理能力及处理率增长迅速,污水处理能力的增长带动了污泥产量的提升,再加上重水轻泥的问题使得污泥面临
本书是作者近几年来潜心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分析了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约束的难题,尤其是针对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人口和环境压力、资源约束及体制改革,提出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科学发展策略。
本书对比欧盟和中国碳排放总量控制交易体系的核心要素,采用博弈理论和多目标优化方法针对企业碳排放权初始分配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多目标下竞争企业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理论和实证研究,高碳行业企业减排技术投资策略,欧盟与中国碳配额价格波动实证分析以及中国航企碳排放案例研究等。
2018年11月,“历史上环境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在厦门大学召开,主要议题包括:环境史学的理论建构与未来展望;环境史研究方法与跨学科实践;环境演变与社会变迁;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认知及生态保护。本论文集由此而来。全书汇聚国内环境史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与后起之秀,纵论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