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学评论》是上海大学全球学研究中心为推动国内全球学学科发展以及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的研究而创办的学术书刊,除介绍国内外全球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外,每一卷都将聚焦一个全球性问题。本卷的关注点则是宗教问题,文章主要来源于2010年在上海大学举办的“全球化与宗教多元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参会论文。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社会研究方法》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国家和公共组织进行有效治理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学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它是一个科际整合的交叉学科
《心理学译丛·教材系列:职场人际关系心理学(第12版)》已经有超过100万册被用于课堂和工作中,以帮助新老职场人提高人际关系技能。《心理学译丛·教材系列:职场人际关系心理学(第12版)》的模块化内容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作为人际关系领域的核心教程、作为管理和组织行为课程的补充教程或者作为团体训练项目的训练指南。《心理学译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建设教材: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第2版)》共分11章五大模块:一是公共关系基础模块,较详细地论述了公共关系的概念、产生和发展、类型、职能和作用;二是公共关系构成要素模块,主要论述了社会组织、社会公众、传播与沟通三要素及其关系,概括抽象出“社会组织机构的主导性,社会公众的权威性,传播与沟通的效能
《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12)》是提供给当下同学们的一个参照,一种激励。它不可能是大众的,但其发行的渠道和规模,足以承担“参照和激励”的功能。每年它折价直销到社会学院系2000本以上。如此十年,应该是走进社会学师生心中了。
一直来,我们推崇敦厚、谦让的品格,从小,父母一边潜移默化一边耳提面命地教育我们要谦让,要相信吃亏是福,从而导致了大部分人不好意思,所以遇事不争,委曲求全。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社会越来越遵循丛林法则,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之下,不好意思已经是懦弱、无能、自卑的代名词。我们时刻受到不好意思的伤害——不好
《全国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规划教材: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公共关系实务、公共关系技巧与技能、社交礼仪规范等,内容全面,体例新颖,案例丰富,利于读者结合公共关系与社交礼仪的实践加以应用。《全国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规划教材: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可
网络公关是公共关系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公关形式或载体,互联网在该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互联网正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已成为公共关系实践的重要传播工具,由此而形成的网络公关也成为公共关系中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e时代公共关系丛书:网络公关》正是适应互联网时代公共关系变革的需要,将公共关系的理论应用于新
《女性主义专题研究》是学者庄园的第二本评论集,收入了2005年以来撰写的有关“华文文学”、“潮汕文艺”、“影视文化”等文章共23.7万字。庄园的第一本评论集是《重构女性话语》(20万字),《女性主义专题研究》是她继续用女性主义方法论对华文文学、潮汕文学、大众文化等专题的思考和处理。
每一代学人都应该严肃地对待自己的学科传统。社会学虽源自西土,但若要在中国真正生根,就必须精心培育及呵护自己的传统。 苏国勋和叶启政作为近三十年来华人社会学最重要的社会理论家,对后辈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论文集即是通过三代华人社会学者围绕韦伯及其他社会理论主题展开的对话,来感受这一初生传统的激荡,并庆贺苏国勋先生的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