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伯瑞先生1908年在哈佛大学古典学系的讲稿,对古希腊的历史撰述进行了历史性的考察,追溯了古希腊人历史文献的起源和发展,一直到公元前1世纪。作者把古希腊历史学家的原则、主导思想和方法关联起来经行考察,并与希腊思想和历史的发展进程结合在一起。
本书是辽宁大学世界史研究生课程系列教材之一,拟纳入“辽宁大学世界史学科研究教材系列丛书”。本书以“世界古代史专题”课程教学讲稿为核心,在吸收国内外学术界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编订而成。全书书共16个专题,时间断线上起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微,下迄西欧中世纪盛期,内容上关注古代埃及与西亚、古代希腊罗马、中古欧洲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问
《透过地理看历史:大航海时代》是一本以地理为视角,以将各大文明联结一体的大航海时代为切入点,解读世界历史的通俗读物。本书以15世纪中后叶至17世纪末欧洲人航海线路的开拓为行文脉络,通过地形图和航海图,对航线经由地区的地理、气候、季风、洋流作了简练介绍,对它们和航线走向及人类历史进程的关系作了得当分析。 本书也梳理了大航
《欧风东渐史》蒋廷猷编,六章,民国二十六年普益书社本。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不断侵略的情形下,诸多有志之士,走上了探求救国之路,开启了对西方国家于文化的研究和引进,正如本书在自序中表明此史之目的在于“使我同胞鉴往知来,发奋为雄者”。此书是对西方文化进入东方一个历史脉络概述。此书从目录上分为:古代东西洋之间的关系、西力之
本书挑选了从古代到现代、横跨400多年、世界范围内的45位代表人物,他们之中既有君主,也有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如汉穆拉比、苏格拉底、阿育王、但丁、路易十四、李成桂、林肯、哥伦布、米开朗琪罗、爱迪生,以及秦始皇、刘邦、曹操、武则天、忽必烈、慈禧太后等,他们不同程度地对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或推动了历史发展,但也有一些不为
18世纪北美大陆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七年战争,但是目前诸多已有的著作和视角低估了这一事件对于北美史、欧洲史,乃至世界史的重要意义。本书选择从1754年开始,描绘了这场世界大战,这场战争开始时,易洛魁六大部族的外交失误导致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帝国为了争夺俄亥俄河流域的控制权互相对抗;接踵而至的冲突从北美蔓延到欧洲、加勒比海
本辑拟以《希罗多德的序言》为专题,围绕《历史》的“序言”,从文学、史学、宗教和思想传统等各个角度对该“序言”及《历史》整体进行深入的分析,旨在揭示希罗多德所做探究的原创性、多样性和当代性。全书分为经典诠释、哲学新探、研究综述、参考书架、学术书评、古典艺术几个板块,对希罗多德《历史》“序言”进行了多方面深入的探究,同时兼
《全球史评论》是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类连续出版物,专门为全球史研究提供交流平台的学术性论文集。我国著名世界史专家齐世荣教授和美国世界史学会前主席、《世界历史杂志》(JournalofWorldHistory)主编、夏威夷大学历史系教授、国际著名全球史专家杰里·本特利(JerryH.Bentley)教授担
华东师范大学(旧称大夏大学)历史系和世界史研究院,在上海市高峰学科计划对世界史学科的支持下,根据学科优势和特点,在重要国家选择合适伙伴成立“海外工作站”。这些工作站基于双方教师之间的长期合作,重点凸显历史学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但覆盖双方师生的研究兴趣,并为互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目前,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的海外工作站共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记录了北京正阳门的历史变迁;刊登了华西协合大学蓝天鹤先生珍藏的私人相簿中的多幅老照片;再现了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