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口述史专家彼得·哈特从1981年起便就职于不列颠帝国战争博物馆,他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对英国的一战老兵进行了183次口述历史访谈。2009年,随着最后一位一战退伍军人的谢世,这些音频材料成为了绝无仅有的战争记录。彼得·哈特以这些记录作为基础,试图重新将个体带回历史舞台的中央,让这些一战亲历者讲述自己最真实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古巴比伦王国的历史是一部史诗。它先是向三大帝国,即汉谟拉比帝国、加喜特帝国以及由尼布甲尼撒统治的新巴比伦帝国朝贡,随后被波斯人征服。亚历山大大帝以胜利的姿态进入巴比伦王国,后来却又在此去世。亚历山大的继承人们争吵不休,巴比伦王国随后被安息帝国和罗马帝国统治。在此牛津通识读本中,特雷弗·布赖斯带领我们踏
大历史概念由美国知名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提出,后经比尔·盖茨大力资助,得以在全球得到传播和发展。因其理论新颖,观点独特,跨学科跨领域,正在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大历史的概念和视角除了在学术界有价值,更是一个能走出学术扩大到普通人群的非常好的看历史的思维和视角。《万物大历史》系列正是韩国创造
本书回顾探索了五千多年前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之间,由苏美尔人、阿卡德人、亚述人和巴比伦人所发展出来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史。《圣经》将这里称为伊甸园,在这里,人们建立了早期的城市;苏美尔人发明了人类早期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巴比伦人颁布了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即使在今天,当代东西方文
周遭的危险和不确定性,随时可能袭击我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可以在一瞬间改变人生。当任何一种灾难夺走我们所珍视之物,并摧毁我们对自身命运的掌控感时,我们会产生深切的焦虑和生存恐惧。 这是一本关于个体和集体如何应对危机和不确定性的著作。历史学家鲁伊斯从心理史学入手,探讨中世纪没落时期的人们如何回应生活中的不确定性。面对掌控
本书是一部从战略视角写成的二战史,立足二战,但又跳出了传统轴心国、同盟国阵营的二分法。通过二战中德、意、日、英、美、法、苏七强的横向较量,追溯七大国合纵连横的远、中、近因及各国战略传统的因革损益,本书试图重新回到当年国际博弈的波谲云诡之中,破解西方大国的兴衰密码,以复盘得失殷鉴,并以知彼求知己,反思我们中华民族的利弊得
罗马曾是整个西方社会与文化的中心。历经神话时代、罗马帝国时代、西哥特统治、天主教会与世俗权力斗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拿破仑时代、意大利统一,这座城里演绎了无数精彩的政治、军事故事,缔造了辉煌的文学、美术、音乐杰作,涌现出一大批英杰奇才。这座城市的故事,是人类历史的灿烂篇章。克里斯托弗·希伯特用优美的文笔、犀利的观察、
"原始人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史前时期就有抽象派画家吗?最早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假如生活在古希腊时期的雅典,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大城堡里有什么?人类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商路和贸易圈…… 这是一本超有趣的人类历史百科绘本,通过大场景绘图和童趣化语言讲述从原始社会到21世纪人类历史大事件。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人类祖先的故事、史
面对文化差异的现实,人们如何将外邦“蛮族”构想为“共同人类”?这一努力又如何受到自身视角、经验和历史的局限?在本书中,西佩·斯图尔曼聚焦希罗多德、司马迁、蒙田、博厄斯等人对各自时代的边境经验的思索,分析世界历史上不同宗教经典、哲学、史书、民族志中“共同人类”观的异同,追溯跨文化平等的演进。斯图尔曼认为,诸如“共同人类”
《万物大历史》系列是科普读物,面向青少年打造,有助于青少年大历史思维的建立,提供一套崭新的世界观。本书《帝国是如何产生并消失的》。帝国支配着聚拢财富和知识,文化的网络中心!人类创造出的巨大且复杂的网络,帝国的诞生!纵观古今中外,通过了解复杂的文明构成的多样化帝国,来寻找帝国的共同点,将帝国的诞生和没落当作一段旅程来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