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清道光年间所编佛山地区地方志的校注本,一般被认为是清代书法家、鉴藏家吴荣光所纂修,实际上吴荣光仅在体例和门类上略加增删,纂修工作由冼沂承担。古代佛山的地方志《佛山忠义乡志》,共有康熙、乾隆、道光、民国四种。道光《佛山忠义乡志》记录了佛山及周边地区的地理沿革、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历史,是研究道光以前佛
本书尝试运用珙县僰人岩画基本元素,裂变获取多种运用模式,再使用不同的运用模,将川南珙县僰人文化元素应用于景观小品设计,实现有效借助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地方民族文化,宣传地域特色的设计理念,以文化自信激励设计前行,再以设计解读文化。
宋代陈舜俞《庐山记》是现存第一部庐山山志,也是数量稀少的宋代方志之一,资料丰富,考证严谨,记录详实,是研究庐山历史的重要资料,同时也保存了大量的诗文和史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四库总目》称赞其考据精核,陈尚君揭示其为研究唐代文史的重要资料,兼具文学和史学意义。本书以日本内阁文库藏宋刊足本五卷为底本,以文篑堂文库藏宋刊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了江西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这里有英雄城南昌、瓷都景德镇、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等一大批风采各异的名城、名镇、名村,她们与名胜古迹、革命旧址、绿色生态浑然一体,相映成趣,古色、红色、绿色灿若星辰,辉耀赣鄱大地。这些数以千计的名城名镇名村,虽经风霜雪雨
本书共12章,以传主的人生履历为主线,通过坐实家谱、文集、日记、史志等第一手文本史料,将曾朴生活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创作《孽海花》等作品的历程以及文学成就等融入其中,客观总结了其在文学、翻译、出版方面的非凡成就;兼及曾朴相关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也让读者得以一窥清末民初时代变迁的历史风云。作者力求立足于“人”的角度、
本书着力反映在五代末天下归于一统的潮流中,面对北方宋朝的强势威逼,南唐所处的孤危政治处境,以及李煜无奈的屈辱遭遇和心态;立足于南唐地域文化和时代变迁的视角,深入剖析了李煜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心路历程,所作诗词的复杂情感内涵,并且揭示出李煜作为一代词宗“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词史贡献。传记综合运用各类文献,不依傍前人,时
本书按其一生时间次序,分为8个章节,分别介绍在家乡丹徒的童年家庭生活和私塾生活;青少年求学上海的学习生活;离会参政后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立宪乃至民国时期等从政生活;20世纪初捐资办教育的经历,以及基于其为学思想基础之上的办学理念;晚年天主教信仰弥坚,致力于天主教中国化工作;生命最后十年呼吁团结抗日,避乱他乡,客死
本书以明孝陵地理空间为表达顺序,首先以前序区、神道区、陵宫区、陵墓区的顺序对明孝陵整体格局进行测绘表达,之后以自前而后的顺序对16处建筑遗存分别表达,主要包括下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亭、石象生、石翁仲、棂星门、金水桥、文武方门、井亭、碑殿、享殿、内红门、神帛炉、升仙桥和方城明楼,展现了陵寝建筑艺术和历史人文的极致之美
本书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重点课题“建构伟大意义:涵育教师教育家精神的省域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B/2023/01/28)研究成果之一。重点选择江苏省内在基础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8位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叶圣陶、斯霞、李吉林、于漪、顾明远、李庾南作为研究对象。每位教育家为一个个案,选取、撰写3—4
本书讲述了两弹一星功勋、火箭与导弹技术专家黄纬禄为研制出潜地导弹克服重重困难的故事。黄纬禄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导弹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首枚潜地导弹的技术负责人,被誉为“航天老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