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塔上》是劳伦斯作品资深译者、著名翻译家黑马的随笔集。黑马不仅记录了他成为专业译者的人生历程,更是以时而严谨深沉,时而幽默洒脱的笔调,点评译作,品味经典,畅谈译著经典背后的精彩故事与翻译甘苦,道出与前辈、同侪之间的交往,挖掘翻译界、出版界的趣闻逸事,展开一代文学名家的书缘传奇。
作为开创白话美文典范的散文大家,朱自清以深挚、素朴的情感底色滋养了一代代读者。他的散文创作,一则叙事抒情,刻画生活细节,极具清秀隽永之韵致;二则写实议论,任凭思绪翻飞,颇有深邃辽远之况味。 本书围绕叙事抒情和写实议论两大主题,分为五辑:第1辑看过的景,行过的路,全在心上;第2辑人世间美的想往是一家团圆;第3辑此生不能忘
本书取材于琐碎的日常生活,在作者从容不迫的讲述中,彰显大手笔、大情怀,有着大家风范。有言道:真正的神奇,是平凡无奇。平凡的日常更彰显神奇。本书共分为4集,计39篇文章。其中,“人间烟火”讲的是生活中让作者怦然心动的琐碎小事,以及小事里藏着的大道理、大境界和大情怀;“儿女情长”讲的是作者身边的亲人,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让
本书内容涉及两部分,即故乡抒怀与四季牧歌。 故乡抒怀部分以温情的笔触,用心记录曾经丈量过的故乡山水,怀念在这片土地上演绎的那些或欢喜,或忧伤,或热烈,或淡然的风情与往事,表达作者澹泊高远的田园情怀以及对故乡的虔诚、敬畏与爱。 四季牧歌则是以柔和清秀的笔法,以山水花草为媒,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书写四季的景致与心情,描摹一
跋涉行路易,文化守护难。作者行走中国十载,记戏楼,望胡杨,闯关玉门,观窟敦煌,拜水都江堰,醉梦入扬州,南长滩纷扬梨花,古于阗金玉佛国,构成本书□1篇历史文化散文。作者寻觅大地上的胜迹,记述历史人物及其事迹,将散逸的断简残章装订**的书册,诠释文明的兴衰,感叹文化的坎坷。本书以诗性的语言,全景式地扫描、勾勒中国文化的斑驳
2018年秋天,本书作者程舒从上海出发,独自驾驶电动汽车开启“环中国行”。南达海南三亚,北至喀什,班公湖,东到佳木斯三江口,翻越5600米海拔山头,潜入面下38米。一路领略自然风光,体验风土人情,感受多彩文化,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瞬间。与其他“环中国行”不同的是,他的旅行是一场冒险、科技又环保的旅行。冒险在于,他绕过热门景
这是一本随笔集,其风格、体裁犹如尼采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鲁迅之《野草》。这不是一部严格纯粹的学术作品,而是一部博学深思的佳作。主要包括《邂逅卢梭》《卡夫卡与物理学》等长篇随笔,以及《哲学家与华夏法律家的对话》等短篇评论。作者通过对各种哲学、法学问题的跨学科研究与思考,向中国法学思想的狭隘、研究路径的单调提出了挑战
《悯》是刘心武先生近年来发表的文字合集。辑是一组散文,以怀人忆旧为主体,悯意浓酽。第二辑为六十一篇微小说,描摹出当下社会不同阶层人士的生存百态。第三辑《瓶外续谭》集纳作者近期对《金瓶梅》的研究。第四辑是一组序文。悯,是一种情怀,作者秉悯善之心,作深情之文,以期给读者慰藉。同系列已出版《润》《恕》两本。 作者笔触敏锐温润
六篇散文以“生”为起点,延展出木、火、土、金、水几个篇章。所有的故事发生在小小的四平村,出场人物都是乡里乡亲的亲人,一草一木一都是故乡。作品围绕乡村的变化,人对土地与自然的热爱与敬畏,生生不息的依存关系徐徐展开了一幅西南高原上的风土人情画卷,充满原生的力量,弥漫着浓浓的人间烟火味。同时,作者对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城市与乡村
这是一本散文集,作品分为上中下三辑,作者从自己往返岭南和岭北之间的城乡与都市的独特视角出发,描写了现代人与事的人生际遇和精神求索、精神衍变等,书中还包括作者近两三年亲自赴家乡粤北山区采写婚恋的纪实文本,作者通过真实的走访、记录,给读者呈现了当下城乡婚恋存在的问题,以期唤起人们对偏远山区这一个群体的关注。还有少量作品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