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了作者历年来发表的有关古典诗歌的评论。1984年初版,1991年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增订,作为作者治古典诗文历程的印记。书后附有作者对自己学术研究的小结性文章,也与当时文坛热门话题相关,作为作者大半生学术生涯的简单写照一并收入,供读者参考。
本书是一本词学专著,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论源流,主要论述词曲的特性、起源及流变。下编论法式,着重探讨声韵、平仄的安排、韵位的疏密等。对许多问题的阐发细致深入,具有独到见解。
《陶渊明批评》由萧望卿所著,本著分为四个部分:朱自清序、陶渊明的历史影像、陶渊明四言诗论、陶渊明五言诗论。语言流利华美。朱自清序强调陶渊明诗歌来自日常生活、语言平白的亲切特质;历史影像主要勾勒六朝以来历代文人对陶渊明的认知;四言诗论,则从四言、五言的风格比较角度指出,四言束缚了陶渊明的性情,算不得成功;五言诗论,则详述
本书曾为俞陛云旧作《宋词选释》的一部分,共收宋词三十五家、二百八十一首,基本涵盖了北宋时期的重要词人、词作。作者对书中所选词作不仅加以笺释,而且剖析层次脉络,指出其关键和精警所在,兼及词人逸事,考证故实,有时还参引前人评介,其高卓精深的词学造诣和鉴赏力在仿佛信口道来的循文申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钱注杜诗》是清代杜诗笺注的开山之作,蕴涵深刻而丰富的研究价值。本书围绕钱注择取三项论题,进行细致考量与深入阐析。一,《钱注杜诗》版本研究。首次梳理钱注稿抄本系统,即初稿本、清稿本及历次修订增删之批校本的存亡情况。重点考察傅斯年图书馆藏钱注写本,初步揭示其版本价值,细致还原其流传情境。二,《钱注杜诗》学术创见核心体系考
本书从历史与文学的双重角度,探察《花间集》成书的文化语境及其词作的诗学艺术,并强调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作者分析指出,一方面,花间词乃唐代文学和文化潮流的产物,作为文化产品,它们极能反映十世纪蜀国的社会文化风貌;另一方面,花间词在诗艺方面有其自身发展的一贯性。全书共分两大部分:上部为“文化语境”,分别阐述“时代之‘风’: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草木灰(外四首)、当我们说到爱(外三首)、小情诗(组诗选五)、一个人的季节(六章)、思(八章)、马莉代表作选、诗意的光芒来自何处、丽塔·达夫诗选、三个宇宙:由外观走向内省、《西夏史诗》的诗学考查等。
《世说新语》作为生动体现魏晋思想文化特征的经典著述,历来深受读书人的珍爱。《世说新语精读》作者骆玉明多年执教《世说》课程,声誉卓著,而本书的写作则不仅凝聚了课堂教学的精华,亦充分考虑到普通爱好者阅读需要,在融通《世说》全书和广泛采纳前贤见解的基础上,本书设列十余个专题,考察魏晋时代的社会结构与政治变迁、思想演进、文人心
《红楼梦精读》集中介绍和探讨有关《红楼梦》一书的种种迷魅。全书共九讲,分别就这部名的作者与成书、楔子与原型、评点与版本、命意与人物、结构与修辞、前八十回与续书等众多问题结合原加以聚焦谈论,力求在现有的研究语境中为以上问题寻绎出佳答案。作者用笔轻灵,运思缜密,行文立论颇予人清晰明敏、优游不迫的张力和气度,以近来解读《红楼
《诗与思》收录作者近年来的杂记、诗评、演讲、感言等。作者的文字深刻、精辟,对诗词的见解独到,书稿是不可多得的诗评佳作,既具有阅读美感又有指导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