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百问》系列丛书特点:挖掘气象的奥秘播下科学的种子奇妙的气象旅程从此开启
本书以2012—2017年出现在黑龙江省的暴雨、大(暴)雪、寒潮、大风、大雾、沙尘、雨夹雪等7类灾害性天气和高影响天气为主要对象,通过普查整理出这些天气对应出现日期的84个基本气象站及省、市级气象站的站次资料,对于其中范围较大、关注度较高的天气个例从天气特点、主要影响系统、天气系统演变、空间差异等角度进行分析,同时提取
本书着重从青海省旱涝、低温、雪灾三类典型的天气气候事件入手,分别从春、夏、秋季旱涝异常、冬季气温异常、冬春季降雪异常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揭示出气候异常的事实,研究出环流因子等方面造成异常的原因,分析了气候异常对农业、牧业、水资源、冻土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分析青海省异常气候事件的特征、成因及影响,不仅对全球气候变化在青海高原
2015年,依托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贵州省气象部门以威宁为试点,开展基层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示范建设。2018年,贵州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以“一科”“二联”“三化”“四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基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模式——“威宁模式”工作经验。“威宁模式”的建立及推行,极大地提升了贵州省基层人工影
利用黑龙江省62个气象站截至2020年的新气象要素资料,详细分析了黑龙江省二十四节气平均气温、高气温、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基本特征及变化特点。《黑龙江省二十四节气气温降水图集》资料翔实,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可供气象、地理、农林牧业等相关专业从事科研和生产实践以及政府决策管理者参考。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归纳总结我国在北极海冰遥感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同时阐述了北极海冰的重要意义,对北极海冰主要参数的遥感反演取得的结论、成果等进行细致的梳理与总结。本书共有9章,分别为绪论、海冰遥感原理、北极海冰分类研究、北极海冰密集度遥感反演研究、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遥感反演研究、北极海冰厚度遥感反演研究、北极冰间水
本书是《中国海域海岛地名志·广东卷》,共收录海域地理实体地名294条,海岛地理实体地名1805条。本书是广东卷第二册,主要内容包括广东海岛地理实体地名含义及历史沿革、位置面积等自然属性、开发利用等社会经济属性以及其他有较高价值的概况,所引用数据主要为现场调查所得。
本书是《中国海域海岛地名志·广东卷》,共收录海域地理实体地名294条,海岛地理实体地名1805条。本书是广东卷第一册,主要内容包括广东海域地理实体(海、海湾、水道、滩、海槽、半岛、岬角和河口),群岛列岛及部分海岛地名含义及历史沿革、位置面积等自然属性、开发利用等社会经济属性以及其他有较高价值的概况,所引用数据主要为现场
“中国海域海岛地名志丛书”是以全国海域海岛地名普查成果为基础编纂完成的工具书,涵盖了2018年6月8日民政部、国家海洋局公布的《我国部分海域海岛标准名称》中的海域和海岛。本书为福建卷第二册,介绍了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漳州市、宁德市的海域和海岛地名含义及历史沿革、位置面积等自然属性、开发利用等社会经济属性以及其他有较高
本书是《中国海域海岛地名志·浙江卷》,共收录海域地理实体地名238条,海岛地理实体地名3032条。本书是浙江卷第三册,介绍了浙江省舟山市部分海岛、玉环市、台州市管辖海域内的海岛地名含义以及历史沿革、位置面积等自然属性、开发利用等社会经济属性以及其他具有较高价值的概况,所引用数据主要为现场调查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