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系高校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理论性,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进课堂、进头脑的主渠道、主阵地。为提高教学实效性,更好地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本书研创团队基于长期一线教学实践,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9个研究专题。专题内容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兼顾
《美国研究报告(2023)》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拜登政府的内外政策及其对美国内政外交、中美关系和世界政局的影响。在国内层面,时值中期选举年,通货膨胀、堕胎权合宪性等议题成为两党争议的焦点和炒作的工具,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进一步加剧,政治生态两极分化与社会生态部落化相互交织。在国际层面,美国在应对乌克兰危机的同时,积极推动针对
在中国现代国家体系中,县作为最全面的微观单位,承载国家意志、战略和政策在地方基层的落地生根。县域主政官员是县域科层结构的核心行动者,其对体制环境的自适应及基于激励或压力的反应行为是县域治理的重要组成,因应治理行为与体制环境共同构成县域实际治理生态。本书基于高阶理论、理性选择理论、领导人注意力分配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借
有些政治文化的传统,表面上未必会在当时直接改变历史走向,不过,它就像基因一样,终究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历史之中,给后来试图改变现状的人很多暗示,甚至直接影响了历史的选择。 本书从三个角度讨论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上篇《皇权与革命》从历史上中国不断改朝换代与日本所谓万世一系,来分析传统中日政治权力合法性来源与政治权
网络恐怖主义、黑客主义和信息战,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实际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网络空间日渐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周遭的世界每天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干涉他国选举过程到工业间谍活动,从网络欺诈到对网络隐私的攻击,我们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都与互联网密不可分,都会暴露在持续变化的风险中,这些风险往往是无形的,却比我们
本书围绕民事司法中的枫桥经验的主题,从具体的民事诉讼司法实务和理论研究的角度,对枫桥经验、人民调解及其他调解方式、多元纠纷解决方式、诉源治理等进行梳理分析,对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枫桥经验的体现和运用进行系统的研究。本书以专题的形式呈现,不仅有对枫桥经验进行理论研究的内容,更有实践中具体运用枫桥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个案情形或制
这是一本体系完备的杰出政治学入门读物,也是一本直接介绍重要政治观念之传承与演变的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著作。作者上溯古希腊、下通后现代,按照政治思想的四大课题,即政治之目的何在、由谁来统治、如何进行统治,以及政治权威的挑战,兼具时序与分类之需,深入浅出地铺陈出两千余年来的争议焦点。除此之外,内文附带的重要思想家略传亦达七十位
知识产权法教程(第八版)(21世纪民商法学系列教材;首批上海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第八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上海市精品课程参考用书)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本科生,作者有意识地打破传统教科书既定的章节顺序,参酌英美公司法教科书的体例安排,按照法律制度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对章节结构安排作了一些创新,将我国公司法律制度分为五个重要部分:公司与公司法、公司的组织过程、公司金融、股东权利、公司治理。本次修订作者根据2023年年底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本书探讨了融通视角下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问题,首先梳理了中西方从语言到话语的哲学路径,基于此指出当前中国话语三个组成部分的问题所在,即政治话语存在形式主义和八股化,学术话语面对西方话语处于失语状态并脱离国情和实践,生活话语面临物化和低俗性危机。进一步提出融通三种话语对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方式方法。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