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的度量--澳门居民政治信任的实证研究》以2010年对澳门居民的一项实证调查数据为基础,使用了两种方式来测量政治信任。研究发现,政治信任的直接测量结果显示澳门居民的政治信任度较高,但间接测量结果显示政治信任度处于些微不信任并趋于一般信任状态,即偏向否定的政治态度。 本书从纵向的历史维度和横向的比较
本书以“增长联盟理论”为切入点,通过检视改革开放后地方经济增长的历史进程,以房地产为突破口,主要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地方政府公司化现象,并就中央与地方关系、增长联盟与反增长联盟等问题作了较深入的研究,阐释了地方增长联盟的成因、其中各主体的互相作用、治理结构的变化等相关理论,*后提出切中社会现实的解决设想,有一定的
《国家智库报告:新疆治理实践的过程论审视》基于新疆2015年社会形势的总体判定和社会治理的“在场”实践过程,辩证分析新疆社会治理“显在”和“潜在”的认识误区,提出新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认识论和方法论,明确新疆社会治理的科学态度;进而在阐释“我能行”、“访惠聚”、“严打”、“去极端化”、“教育疏导”和“一
本书根据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从学术上、理论上阐明“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思想的思想内涵、时代价值,并结合西藏实践阐述了“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同时论述了西藏治理的相关问题——如西藏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创新寺庙管理、凝聚人心(含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边境地区发
本书分析了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创新系统特点,并以贵州省为例进行了研究,不仅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创新系统梯度模式的形成发展路径,而且也是案例分析法在创新系统研究中的运用。作者从创新理论入手,结合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已有研究成果,创造性地将共生理论引入到创新系统的研究中,对不同层面的创新系统本质进行了挖掘,同时,运用创新系统共生体理论
西城区是首都核心功能区之一,是全国政治、文化和对外交往中心等职能的重要承载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环境标准高,安全稳定压力大,承担着“四个服务”的职能。2010年北京市区划调整后,西城区的区域特点和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在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作用,西城区的社会治理举足轻重,任重道远。《北京市西城区社
本书由南宁市社会科学院组织撰写,得到了包括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南宁市教育局、南宁市科技局等在内的多家政府职能部门和南宁市委政策研究室、南宁市政协的大力支持。全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三个部分,对2015年南宁市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和总结,并对2016年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本工作文集,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公务员局)综合管理与培训处和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组织编辑,是“广东省公务员新加坡公共政策专题研究班”第四期的培训研究论文。学员们用论文的形式,运用所学公共管理理论并结合新加坡公共政策管理经验来深入探讨广东公共管理实践,涉及公务员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社会政策和公共
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改革“促进派”始终是中国改革的中坚力量。当下的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攻坚期”,改革正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利益大调整,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争当改革“促进派”,领导和推进各项改革方案落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是习总书记多次在中央深改组部署各方面改革工作时叮嘱的
本书立足云南边境地区社会现实,通过研究边境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社会保障、社会组织、流动人口、公共安全、政府规模、教育等问题,深入探讨我国边境地区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的现状、特点、思路和对策,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促进边境地区社会治理创新,开展多元治理提供政策咨询和管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