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1928年生,祖籍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是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在小说、诗歌、散文、童话、翻译等方面颇有成就,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先后担任《文艺报》国际组组长、《世界文学》评论组组长以及《女作家》《小说选刊》《散文世界》编委,被列入国际作家名人录。宗璞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作家,其作品曾获得全国首届
本书是丽水市档案局吴利明老师为革命英烈刘英所作的传记。作为新中国成立前中共浙江最后一位省委书记,刘英策应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保卫闽浙赣基本地区及邻近游击区域,重建浙江革命基业,为中国革命在南方建立支撑点,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读者通过阅读走进、了解这位为革命和人民献出生命的英雄,既能传承红色基因,也能增强的爱国情怀
本书是“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之一种。非遗传承人是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本书介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阳竹编”的代表性传承人何福礼。书中附有传承人个人年表、文献图录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本丛书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存续状况、传承保护等方面叙述项目的基本概况
本书是“跟着诗词游浙江”书系之“钱塘江诗路”卷。钱塘江诗路以富春江—新安江—兰江—婺江—衢江为主线,是一条诗情画意的水上画廊,留下了1000多首唐诗宋词。本书以诗为起点,以路为依托,以场景、故事和风物为叙述载体,记录蕴含于自然风光、传统村落、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现代生活空间中的浙江人文风韵,以此传递出诗路浙江所
本书是“跟着诗词游浙江”书系之“大运河诗路”卷。大运河诗路主线沿江南运河和浙东运河,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域为核心,是历代诗人寻迹江南的重要文化水脉。本书以诗为起点,以路为依托,以场景、故事和风物为叙述载体,记录蕴含于自然风光、传统村落、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现代生活空间中的浙江人文风韵,以此传递出诗路浙江所包含的
本书为由张大可、韩兆琦等多位学者教授共同点校注译的《资治通鉴》第五册。《资治通鉴》正文以清代胡克家本为底本,参考章钰校记与当今研究成果厘定文字。每卷开头皆有“题解”,指出该卷大事内容,“章旨”则以注释段落首尾完备的大事件为单元,述与评结合,提示重要史事。“注释”详尽明确、“校记”勘校严谨、“语译”通顺流畅。卷末则有“研
本书是“浙大中文大先生”丛书之一,是词学家夏承焘的学记。夏承焘先生是20世纪最为杰出的词学家之一,是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的一系列词学研究著作,成为词学史上的丰碑。“一代词宗”“词学宗师”的称誉,确立了他在当代词坛的崇高地位。夏承焘先生20世纪30年代起任教于之江大学,后来成为杭州大学、浙江大学,坐镇东南,主持词
本书是“问学”丛书之一种,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涌泉先生的学术随笔集。是书凡四编,师泽编记述作者跟随郭在贻、项楚、裘锡圭、蒋礼鸿诸先生问学、治学的经历;序跋、评论两编收录著作序跋、专业书评及学术史回顾、学科建设建议等文章数十篇;感思编含发言、杂感七篇,指点治学门径。张涌泉教授于敦煌学、写本文献学、近代汉字研究等专业领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历史村镇实地调研与测绘课程简介;教学成果总结与思考;测绘原理、技术介绍;测绘地点概述;历年测绘成果展示。
为了探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发展的成功密码,传承艰苦奋斗、求是创新的计科精神,不断凝聚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正能量,计算机学院自2021年以来,以迎接校庆七十周年宣传办学成果之机,开展以“计科先锋”事迹宣传为主的“解码计科”行动,从老师、学生、校友、组织、项目五个方面,按照计科育人先锋、计科校友先锋、计科励志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