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述曾日记·耿马之行(1942)》起于1942年6月1日,讫于1942年8月2日,详细记载了作者为了民族利益,克服服艰难险阻、不怕牺牲,带人亲自毁掉刚筑好的公路的过程。《陶述曾日记·耿马之行(1942)》是陶述曾在云南滇西开展交通工程实践活动的亲身经历,记该日记文笔畅达、内容丰富,是一份研
大河向西 简牍中的河西历史地理 河西走廊甘肃简牍博物馆简述中国丛书
《海南水下考古与南海海洋遗产保护案例研究》内容包括南海诸岛自然地理与历史沿革,海南水下考古与南海文物保护的发端,海南水下考古与南海文化遗产保护进展,南海重要海洋文化遗存与价值阐释,三沙市岛礁文物遗存与重点文保单位,西沙永乐环礁甘泉岛的历史地位和驿站功能,华光礁一号沉船的考古埋藏学观察与南宋铜钱海外贸易,华光礁一号沉没原
《清代生活与政治文化》是一部融合历史深度与人文温度的随笔集。全书分为三编,从宫廷秘闻到市井生活,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生动展现了清代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多重面貌。 作者冯尔康以学者的严谨与史家的笔法,带领读者穿越清代的宫廷和社会,揭秘清代的生活百态,于政治文化深层脉动中洞察历史的兴衰沉浮与人间的烟火景象
本书是《仓修良文集》的一种,收录了仓修良先生在谱牒学和历史文献学领域的论文若干篇。这些论文集中展现了作者的研究和开拓,是仓先生一生精研谱牒学与历史文献学的论文荟萃,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一些论文堪称我国相关领域的奠基之作。此外,同时收入作者的《我与中国史学史》、《我与方志学》2篇学术自述和为其他著作撰写的序言、前
近代早期英国处于封建王国向民族国家转变的重要阶段,土地是彼时英国社会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同时也是政治权力和社会荣耀的载体。土地流转作为英国民众实现地权变革的重要方式,冲击了封建秩序,破坏了等级制度,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变迁。 本书以地权演进为线索,考察了近代早期英国民众为何以及如何流转土地等问题,探讨了土地流转与政治、经济
本书讲述了文明发端直至今时今日的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这是一部条理清楚的有关西方历史的编年体著作,在全球的跨文化背景中展露西方认同之形成,有助于我们理解今日的生活和世界。它表明,西方包含许多不同的人群和文化,并非一个固定的概念,西方的历史是一个仍处于展开过程中的故事。
生命里重要的事启蒙书正版培养孩子好好长大 和孩子聊聊生命里最重要的事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儿童教育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
天一阁藏《国朝诸臣奏议》纸背文献为明代正德时期南京各卫仓场税粮收纳及日常管理公文原件,属极为难得的第一手原始文献。本书分为整理编和研究编,整理编主要是对纸背公文进行了释录与缀合复原,研究编则收录了纸背公文所见明代南京仓场相关问题的专题研究论文。对这批纸背公文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能够对明代税粮解纳、仓储管理、公文流转等
清代刑罚,尤其是刑罚转型是学界长期关注的领域。但现有研究对清代刑罚转型的考察,大多局限于晚清修律时期,强调外来刑法理论的冲击与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清代对刑罚自主调整与创设的实践,也就难以展示清代刑罚变迁的自身逻辑和内在理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护理山西巡抚赵尔巽在奏请各省通设罪犯习艺所折中,首提“收所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