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认为海德格尔的第二部主要作品《哲学论稿(从本有而来)》是其深渊哲学的集中表达与成熟形态,以此对《哲学论稿》进行贯通性的阐发,澄清深渊哲学的基本机制与内容,并且延伸到《哲学论稿》之前深渊哲学的形成阶段与《哲学论稿》之后深渊哲学的拓展阶段。本书在对海德格尔深渊哲学的系统阐发中也揭示出深渊哲学与其思想整体的内在关联,认为
1.这是人类史上的黑暗时代,也是人们精神家园的最后时刻。他们曾在长夜里探索的曙光,构成了我们今日的精神食粮。一封从过去寄往现在的文明情书2.为什么以诗人与思想家的国度著称的德国会孕育出人类史上最残酷的战争?德国经历了怎样的精神危机?希特勒时期德国哲学与政治紧张关系的深刻解读3.齐美尔、本雅明、阿多诺、海德格尔、阿伦特&
《欧洲哲学史(18501930)》为布雷伊耶先生所作一套哲学史丛书中的最后一本。此书从1850年叙述至1930年,以尼采和柏格森为分界,分两期叙述前四十年和后四十年哲学的梗概和发展。其中牵涉到的哲学家有五十多人,著作有上百部。这本短小精悍的哲学史,其中心论点就是科学与形而上学的交锋。它带领我们重新回顾了自黑格尔以降的哲
《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思考》是尼采重估一切价值之作,全书由十组凝练而犀利的札记、格言组成,内容涉及道德、理性、文化、文学、美学、时代批判等问题。 尼采立足于生命对道德与理性这两个古老的偶像进行了批判,他用尖锐犀利的言辞嬉笑着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先贤拉下神坛,分析和评论了在他看来违反人性的一切命题,对人类世界的
写作本书时,尼采30岁,哲学活动刚开始就遭遇了重重阻碍,《不合时宜的考察》前两篇论文招致整个学术界的愤怒和不理解。尼采需要一个榜样来勉励自己,坚定自己走哲学之路的信心。 在本书中,尼采把叔本华当作范例,阐述了自己对哲学与人生、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思考。尼采指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只有一次人生,年轻的心灵应当听从良
《笛卡尔语言学:理性主义思想史上的一章》是乔姆斯基论述其语言哲学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语言使用的创造性;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语言学中的描写和解释;语言的习得和使用。在这部著作中,乔姆斯基把当代语言理论的根源追溯到17世纪。例如,有关“表层结构”和“底层结构”的设想其前身可以在法国“保尔?罗雅尔语法
《康德的生平与学说》将康德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发展历程紧密结合,既是康德的人生传记,又是其学术活动记述。本书在描述他的人生历程的同时,也交代了他的思想发展脉络;在阐述他的学说时,又勾画出他的生活状况、朋友交往和个性特征。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和叙述方式,本书向读者呈现了一个具有坚定心志的北德意志人康德和一个开创了德国古典哲学的
本书为美国美学史专家保罗?盖耶对康德美学和西方现代美学思想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在盖耶的康德美学与美学史研究中,哲学美学的最主要的核心问题得到了历时性的关切,也就是把一些审美的基本问题,还原到它们所诞生的历史语境中去,然后观察这些问题是如何在美学史的发展中被深化、被解答、被辩证地讨论的,并且往往能对问题给出一个极具穿透力
过去五百年间,关于《君主论》虽产生过无数的争论,但世人对此书还是有着近乎一致的评价:它对政治的本质要素——“力量”(fortezza)有着异乎寻常的洞察力。马基雅维利撰写此书,其目的就在于阐述“力量”是以“非支配”为政治目的,而非“支配”。本书尝试阐明《君主论》的双重性格:从寻求解决矛盾冲突、实现公共善之方法的角度来看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讲述了人所拥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即人的自身、人的财物、人的形象;第二章阐明了人的自身对人生幸福程度的贡献和影响;第三章分析了人的财物与人的视野之间的联系;第四章讲述了人的形象是人类本性的特殊弱点;第五章分析了“怎样和自己相处”“怎样和他人相处”“怎样对待命运和世道”三个问题;第六章讲述了人在各个年龄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