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科集验名方》由金国赵大中编修,元代赵素补缺、左斗元校补。清末陆氏售于日本岩崎氏静嘉堂。本次校点以元刘君卿杭州原刊本为底本,由于此书底本为孤本,惟据《医方类聚》《普济方》所引之《百一选方》的同名方剂进行校勘。本书二十八卷,正文前记录了涉及治风药品、治理制度、动风食忌等有关药学的内容,前两卷集录前人有关治风的议论,相当
本书结合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做用药及药膳方面的科普。本书以二十四节气为经,以合理用药为纬,凝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宁波市中医院、杭州市西溪医院、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级医院的医师、药师们的研究与智慧,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为载体,始终坚持科学与传统并行、理论与实践结合,将
本书介绍了临床常用中药及其炮制品近300味。每个品种从来源、药材性状、饮片性状、经验鉴别特征、经验鉴别歌诀、功能与主治、伪品与混淆品7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本书中药按药用部位分为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种子类、全草类、藻菌类、树脂类、动物类、矿物类、其他类共计12类。内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
中药功效的生物学基础及其关联物质是体现中国传统医学科学内涵的关键。运用现代科学理念和先进技术方法以解码中药功效物质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教材在对近年来中药功效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凝练出适用于不同中药功效物质发现与机制研究的策略,并结合经典案例对其加以阐释。全书共设置了九章,首先介绍了中药功效的内涵认识
本书为中草药图鉴类图书,共收集各种国内常用的中草药约3200种,以分类系统顺序排列,内容包括各种中草药的中文名称、别名、拉丁名称、药用部位、功能主治等信息,并给出典型特征生境彩色照片,书后附有中文名与拉丁名索引。本书图文并茂,排版紧凑,内容信息去粗取精,关注读者感兴趣的重点内容,图片关注中草药鉴别重点特征,版面利用率高
中药功效速查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
民间祖传偏方
本书简要介绍了关于膏方的基础知识,包括膏方的渊源、发展与前景,膏方制备工艺与现代化的研究,膏方治病思路与方法,膏方制剂的贮藏,膏方组成应用、注意事项等。书稿切合“治未病”的核心思想,从辨体质调养治未病、未病先防治未病、即病防变治未病、择时防治病方面入手,介绍膏方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中的防病治病特色及临床应
《全生指迷方》又名《济世全生指迷方》,共四卷,为北宋御医王贶所著,被《四库全书》誉为诊家枢要全书系统梳理寒证、热证、风湿、疟疾、痹证等21门病证,结合病状和病源列出对症方剂,并博采古今,引用了大量的古方和其他名医名著,以独特的视角和精准的论述,为后世医者提供了宝贵的临床指导。书中所记载的方剂,历经近千年临床实践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