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编写实验内容主要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利用校区及周边东湖水域,开展相关的海洋测绘实验,让学生通过就近实践,加深对海洋测绘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湖北省地质局成立于1952年,原隶属于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1999年5月划归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主要从事全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2022年,湖北省地质局迎来建局70周年,胁公室、地科院、局工会组织编撰《地质先行一湖北省地质局发展纪实(1952-2022)》,为地质人70年的奋斗留下历史的印迹。本书记录了
本书对自然资源评价内涵、理论基础、主要类型、野外调查等进行了概述,阐述了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城镇土地、海域、无居民海岛、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分等和定级的指标和重点内容,分析了自然资源价格评估的基本概念与对象、理论模型及技术基础。本书是中国土地估价师与土地登记代理人协会自然资源评价评估综合能力培训系列教材书中的一本,是根据
本书分为八章,第一章讲述绪论;第二章讲述自然资源的属性;第三章讲述主要自然资源概述;第四章讲述自然资源管理;第五章讲述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第六章讲述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第七章讲述土地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第八章讲述生态文明建设。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地下水资源是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地下水科学的发展带动地下水科学研究生教育,地下水科学研究生教育推动学科进步。本书以地下水学科研究和地下水科学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我国地下水科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培养现状,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教育为例,分
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矿产资源需求量处于增长时期,需求的量大、矿种多。掌握全国的所有矿产的家底,是国家与人民十分需要的大事。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的历程中,地质工作者已为国家发现了172种矿产,其中159种矿产已获得资源储量,矿床、矿点等各类矿产地已达20多万处,积累了丰富的
本书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采用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相结合,盆地与造山带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建立了南海地区构造体系格局,开展了南海地区及周缘主要构造体系特征及其复合关系研究,探讨了主要构造体系控制含油气盆地成生演化的机理,评价了油气资源潜力,揭示了构造体系控制油气分布规
本套书共5册,包括《综合卷》、《区域地质调查与地质科学研究卷》、《矿产勘查与矿业开发卷》、《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卷》、《地质勘查技术与方法卷》。
本书以《海南省岩石地层》和《中国区域地质志·海南志》区域岩石地层划分方案为指导,在系统梳理前人区域岩石地层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地层接触关系、岩石(沉积物)组合特征、年代学与沉积环境的研究,建立了海口江东新区地下200m深度的标准地层层序。在标准地层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建立了江东新区地下100m深度的工程地质标准层序。本
本书在全省主要县市矿泉水进行较为全面调查、采样的基础上,通过水化学Gibbs图解法、物源分析法等方法,对青海省天然矿泉水资源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对已开发或有开发前景的代表性矿泉进行成矿模式分析,结合全省构造特征划分了祁连山成矿带、昆仑山成矿带、特提斯成矿带、柴达木成矿带及秦岭成矿带等5个矿泉水成矿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