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收集了1000副嵌名对联,共约40万字。作者按联语,注释,延伸的格式予以撰述。其联中所嵌,多为当代人物。其注释,则追溯至其名的典出,使人知悉其名的起源和用意,颇有励志作用,也含慎终追远之意。具体排列是,按被嵌名者在姓氏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顺序排列,同一个字母开头在不同姓氏,按姓氏笔画有多到少在顺序排列,同一个姓氏在
赋是我国古代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有韵文体,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学样式。本书根据功能与结构相统一的发生学原理,从辨析赋的原初意蕴及词义演变入手,论述了赋从行为方式到文体的发生过程及其言说功能的形成。然后以先秦两汉时期的赋体文学为中心,具体考察了赋的讽谏功能、美颂功能、怡情功能及言说效果。本书将文献考证与理论阐释相结
本书选取了历代(包含唐、两宋及宋以后)豪放词九十四首,包含了豪放派代表词人的经典名篇,尤其对宋代豪放词作了重点选录。所选作品题材内容广泛,词牌丰富,能够体现豪放派词作的基本特点: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善用典故,气象恢弘。
本书作者杨佳娴老师选取了张爱玲早年的作品,也就是张爱玲之所以成为张爱玲的那些经典之作,进入张爱玲的小说世界。这些小说文字华美,金句不断,深入战争时期都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与内在,看完之后令你思索婚姻、爱情跟生命的真谛……爱情与婚姻是照见人性的一面镜子,本书通过分析张爱玲小说中那些试图进入婚姻以及已进入婚姻、走出婚姻的男男
本书是研究昌耀文学作品的文学评论集。昌耀是从青海走向全国的大诗人,是当代诗歌群体中的佼佼者和代表性诗人。但目前对昌耀诗歌的文本研究,多数属于社会学研究,尚缺乏细读式文本研究和审美分析。本书以对话体形式,打破学院式研究的呆板写作,以宽博恣肆的多学科视野、活泼感性的笔记式书写方式,观照昌耀诗歌里呈现出的具体意象、风格、语言
本书分为专家访谈、主题研讨、青年论坛,具体内容包括:公安题材影视剧的表演体会;刑侦影视剧本创作心得;刑侦小说创作心得;《绝对忠诚之国家利益》的“中国精神”如何解读?;涉外影视剧的中国警察影视形象塑造—以《绝对忠诚之国家利益》为例;小白船驶向何方—关于《隐秘的角落》的一点思考;文本与影像:网络刑侦剧的生产、加工和传播等。
本书稿以其故事类型为研究对象,首先综合大量相关的典籍史料综述《夷坚志》研究和版本情况,然后从故事类型、续作仿作情况、收录与传播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其对古代小说题材的开拓、对《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等著作以及文言小说选本、古代戏曲改编的影响,最后介绍后续改编版本。
本书对中国古代作家与民间文学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概述了民间文学的定义与范围、中国民间文学的发生与发展,然后详细分析了先秦民间文学、秦汉民间文学、魏晋南北朝民间文学、隋唐五代民间文学,以及宋、元、明、清民间文学及其重要作家等相关内容。
诗是中国文学的主流,中国文学长河一向以诗歌为正脉。不学诗,无以言。同诗歌的悠久传统相比,小说、戏剧是迟开的花朵,很晚才汇人中国文学的长河。广义上的诗歌包括诗、词、曲。诗(狭义上的)是指以齐言为主要句式的韵文,包括《诗经》、楚辞、乐府、五七言(还有六言、九言、杂言)古体及近体(包括律诗和绝句)等;词是“曲子词”的简称,是
纵观中国文艺发展史可以发现,一个时代,因其所具有的独特的时代条件,往往会产生出彪领那个时代又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主要文艺形式。元人孔齐在《至正直记》中记虞集言论云:“尝论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绝艺足称于后世者。汉之文章,唐之律诗,宋之道学,国朝之今乐府,亦开于气数、音律之盛。”王国维亦在《宋元戏曲考·自序》中称:“凡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