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祈雨入手,以一个小切面还原大历史,展现了乾隆朝皇家、官僚、普通百姓等各阶层的社会风貌和精神世界,分析了乾隆朝盛世之中暗藏的信仰危机,试图从一个侧面本质地还原历史,探讨酿成历史问题的深刻根源。本书旁征博引,对干旱问题和清朝祈雨祭祀的集中研究,对以农业立国的古代中国尤有意义,结合祈神民俗,更有参考价值。
本书将东莞疍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系统中去研究,探究该群体的过往今生,力图呈现其生存的历史场境景。通过研究东莞疍家的族群来源、人口姓氏、文化习俗、生计转化、生活转变,揭示这个群体与王朝国家、地方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疍家的习俗、信仰、艺术等进行研究,揭开其衣、食、住、行、育、乐的内涵与形式,阐述东莞疍家在沧海桑田、时空
本书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旨在通过搜集、翻译、整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墓葬文化遗产情况,以墓葬文化的概念入手,通过其葬式、葬法、葬俗、陪葬品中包含的中国文化因素,展现中华文明与中国周边国家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及其遗产,并通过墓葬文化遗产名录与谱系的撰写最终集结成书,向大众展示这一成果,讲
2017年中国民协“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启动,并陆续赴各地组织进行民间文化调研活动。民协将此次调研活动的成果汇集陆续出版。这是其中一册。大湾区东部涵盖了广东沿海、海南岛和粤港澳,北临广西壮族自治区,西临越南,与琼州海峡和中国南海相连,被中越两国陆地与中国海南岛所环抱。其中的合浦、徐闻、广州、番禺等海港,自古就是中
漫画版-趣味百科规矩礼仪启蒙书
本书主要收录语言文字学、文献学、民俗文化学方面的学术文章,以及反映学术交融过程中产生的边缘学科和新课题。本辑共收录论文18篇,约25万字,设有“学术思想研究”“民俗研究”“文字研究”“训诂研究”“文献研究”“书评”六个栏目。
本书主要关注语言文字学、文献学、民俗文化学,以及反映学术交融过程中产生的边缘学科和新课题。共收录论文18篇,约25万字,设有“民俗研究”“文字研究”“训诂研究”“词汇语义研究”“音韵研究”“语法研究”等栏目。
本刊设立栏目有:中国语言学的自主创新、特别转载、学术思想研究、学术讨论、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文献学、语法学、词汇学、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从2003年创刊至2011年每年一期,2012年开始增至每年两期,分别于每年6月、12月出版。本刊的口号是:“植根民族的土壤,建设自信的学科。”本刊的选稿标准是:原创、科学、严
避讳学是学习、理解中国历史不可缺少的知识。本书是陈垣先生在避讳学方面的一部总结性的著作,书中列举了八十多个通例,分析并说明了历代避讳的种类、所用的方法及其利用情况,以及与避讳相关的问题,厚积薄发,言简意赅,文字通俗易懂,不失为一本较好的普及性读物。近代开始以前,遇当代帝王或所尊者之名时,必须回避。但各朝所讳不同,避讳方
“诗文里的广西”丛书精选广西秦汉至现代的诗、词、曲、散文等作品,结合史料考据,挖掘诗文背后的故事,对广西的风景、习俗、人物、物产、历史等进行生动细腻的描述,展现广西丰富独特的人文历史底蕴。丛书包含5分册,各以经典诗句或名篇佳句作为分册书名,以随笔的形式写作,文字简洁优美,并配景物图片、书影等相关资料,增进读者对广西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