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汪曾祺在诗、文、书、画、戏、美食和博物等诸多领域的均有所涉猎和创造:他的小说和散文的价值自不必说,他的旧体诗同样出色,这些诗与他的小说、散文一样描画着一个鸢飞鱼跃的世界。他的字是“《张猛龙》的底子、米字的意思”,自有一番“意足我自足”的流畅、洒脱。他的画不画高、冷、枯、瘦、寒、空的山水,单画寻常却温暖的“人间草
本书为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浙江省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西湖文化景观是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乌托邦是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的一种愿景。本书借用西方公共性与乌托邦的思想理念,提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乌托邦元素,用于西湖文化景观的公共性阐释,以及西湖审美文化的解析。以西湖文化景观的乌托邦性如何形成为切入口,在中西方乌托邦思想的
桑兵,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近代现史研究领域的领军学者,学术视野广阔。现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本书收集作者在中国近现代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前沿性的专题研究15篇,按各自涉及的范围、领域,编辑而成。涉及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方法论、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近代学术史、近代中国
本套书《图说人类文明史》共16册,本书是其中一册《古希伯来文明》。本书以图解的形式,用精彩的说明性绘画、图示和简明的语言,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详细介绍了古希伯来文明的发展历程、所处地域,在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建筑等各个方面的特点。全书分为4个章节,分别从历史和社会组织、社会和日常生活、神话与信仰和文化遗产四个方面进
此书为一系列浙大老先生学术年谱之一种。王元骧(1934年至今)为当代文艺学、美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研究中,他既是当代文艺学、美学研究发展的见证者,更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建构者。对其学术经历的编年梳理,不仅对王元骧本人学术思想的研究至关重要,也对中国当代文艺学、美学的发展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该
朱元璋率领群雄平定江南,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王朝。一方面,他勤政爱民,修养生息,编户齐民,推行科举,治贪打黑,使明朝渐渐步入正轨,焕发出勃勃生机;另一方面,他晚年丧子,为了子孙后代能够稳坐大明江山,制造胡蓝之狱,残暴屠戮功臣。本书以史料为基础,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向读者讲述朱元璋治理下的洪武时代。 朱元璋到底有没有“火烧
故宫是一个伟大而神秘的存在。论其伟大,故宫作为世界范围内规模极其庞大、保存极为完善的古建筑群,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兴衰变迁,是中华文化的文明象征和璀璨结晶。谈其神秘,我们今天所能观览到的规模宏伟的建筑群落远非故宫的完整体,不少区域依然未对公众开放。而位于中国古代权力中枢的故宫也有太多的历史过往和未解之谜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寻
本书以北京明长城为研究对象,全面探讨了长城军防聚落的自然环境、空间分布、历史演变、数字化技术应用以及其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区域性与综合性问题。通过详细研究长城军防聚落的自然环境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城堡、边墙、敌台、烽火台的核密度分布,总结军防聚落的典型堪舆模式。同时,研究明长城在不同阶段的修建和防御功能演变,关注古北口军
星汉灿烂三国史丛书简介 星汉灿烂三国史是一部全景式、高像素细说汉末三国历史的非虚构通俗读物,起自184年黄巾起义,止于280年孙吴政权结束。 作者南门太守用30年时间穷尽各类史料,整理考辨史实,积得三国大事记、读史笔记数百万字,以现代视角和大历史观重新审视历史,按时间线索细述重要史实和纷繁人事面对变局,上到朝廷,下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