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散曲历史与艺术特色,包括散曲兴起、元散曲繁、散曲的辉煌、散曲的创新、散曲的衰落等。
本书主要介绍散文历史与艺术特色,包括强劲发物的先秦散文、延续转变的两汉散文、深化发展的六朝散文、全面成熟的唐宋散文、力求新变的明清散文等。
该书系统全面介绍了汉江流域周边儿童歌谣的源起、历史演变、类型分布、结构特征和艺术特点等,通过对汉江流域的陕南、豫西南、鄂西北、江汉平原和汉口等不用地区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大量的童谣文本研究,详细阐述了其在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审美价值的表现,力求挖掘出汉江流域以童谣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道德含量和历史
本书为一本以王维《辋川集》为中心,加入书法、篆刻、绘画等形式做鉴赏解析与研究的图书。王维晚年在辋川置别业,附近风景如画。与友人裴迪就二十处风景唱和二十首五绝,是为《辋川集》。本书在原《诗书画印辋川集》基础上,围绕《辋川集》添加了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的研究内容,是得整本图书内容更加丰满。内容包括《孟城坳》《文杏馆》《华
《中国诗史》是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关于中国诗史的专题论文集。整个诗学视野是突出了中国古诗的人文精神,在处理天人关系上的主观能动性与人际关系上的和谐协作,都是作者的重要着眼点,并且在有意间比较中日古典文学的异同上,也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很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论点之外,诗史上的“重情”说在吉川幸次郎的著作中占据了
本书是研究萧山渔浦浙东唐诗文化的论文集。渔浦位于萧山区义桥镇,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源头,历代有谢灵运、贺知章、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著名诗人在此留下诗篇,有着厚重的诗词文化遗产。本书主要由古代渔浦诗词研究专题、萧山渔浦诗词补辑、当代渔浦诗词研究专题与渔浦文化研究专题四部分组成。这些研究成果在推动萧山渔浦诗词与文化研究
本书除整合、重编前人对韵著作的内容外,还吸收了律诗的一些对句,也包括骈骊文等的优美句子,力图采用更多韵字入韵。在用韵方面,完全遵循中华诗词学会与教育部合作推出的《中华通韵》十六韵,并按其常用字简表目录的顺序进行编写,仅将儿韵并入衣韵,在鹅韵中,每段对韵e与ie、ue绝不相混。本书各韵的对韵,每一段为一字对、二字对、三字
《人面桃花相映红——酉阳历代桃花源诗词精品赏析》从历代诗词中精选出吟咏酉桃花源山水风光和民情风俗的诗词作品50首,从游人的视角,以诗人的浪漫,用学人的典雅逐一赏析,为读者展示了酉阳历经千年的诗词经典和秀丽精致的山水风光与人文情怀。该书选材精致,想象奇特,构思新巧,意境深远。所选诗词诗意盎然,赏析文字亦用诗意的语言再现、
《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年谱》,将1991年汉语网络文学在北美诞生至2021年30年的发展历程,按逐日逐月逐年的顺序进行搜集和清理,对文学网站、网络写手、代表作品、要事件、各项活动做逐一记录,以保存网络文学完备而原真的第一手资料,构建一部汉语网络文学年谱。年谱这一历史文献体裁始终为学界所重视,各朝各代均有人在修撰年谱,它与
本书是王先谦对今文三家诗的辑佚之作。鲁、齐、韩三家诗作为今文诗经的代表,至宋代已经全部亡佚,其中齐诗亡于曹魏,韩诗亡于宋,仅余《韩诗外传》。该书于其他各种古书中辑录出对三家诗的引用,兼取后人疏解,折中异同,加以考核说明。辑录三家遗说,自宋代王应麟发其端,清代三百年间,范家相、冯登府、陈寿祺、陈乔枞、魏源等,都有考辑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