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在他的一生中还写过大量的书信,通过书信的方式他也阐述了自己的学术活动和教育思想。据《杜威书信集》的“前言”提及,从1871年至1952年,杜威的全部往来书信以及涉及杜威的其他人的书信有21000多封。杜威书信也是杜威教育研究必不可少的一手资料,将有助于杜威教育研究的全面和深化,本书通过整理、翻译、分类杜威书信,尽最
本书作者评述了霍克思一生的专业汉学活动与成就,从而总结了英国汉学的发展。本书重点阐述了霍克思在牛津大学辞职后,翻译《红楼梦》《楚辞》,以及其在晚年对中国戏曲中的《蟠桃会》《洞庭湖柳毅传书》进行了翻译。本书完整阐释了霍克思是英国专业汉学的奠基人和中间力量了,定位了其汉学定位。
本书内容包括阿瑟·韦利的译作是20世纪英国汉学发展的标志性著述。这些著作广涉文学、绘画、宗教、历史、社会学等诸多领域,部分著作如《西游记》甚至为相关领域的开拓性成果。他运用的跳跃式节律及其倡导的大众化汉学理念推动了传统汉学向学院派汉学的转型。而他基于中日文化译著与布卢姆斯伯里集团、意象派诗人、欧美汉学家以及中国学人(胡
本书是一部讲述卡夫卡生平的绘本漫画传记。漫画家马勒以不可思议的幽默和深刻的洞察力在这部绘本作品中将卡夫卡的生活和作品搬上舞台,并毫不畏惧地直面那些重大的问题:为什么卡夫卡想写一系列廉价旅行指南的计划失败了?谁写了他最重要的作品《变形记》的续篇?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以及更多内容都可以在这本幽默诙谐的漫画绘本中找到。马勒的
本书收录的访谈跨越了超过四十年时间。在不同时期的谈话中,托妮·莫里森分享了她作为教师、编辑、作家、母亲多个身份的故事,以及这些经历对她写作的影响。
本书访谈从1962年到2005年跨越了超过四十年时光,其中雅各布斯不仅谈到她支持城市和全球经济多元性的一贯主张,也回顾了她对此的身体力行,如在反对纽约“西路计划”运动中的勇敢行动。
本书收录四篇访谈,包括《玛丽莲·梦露问答》《全新的玛丽莲·梦露》《对话玛丽莲》《最后的访谈:“与孤独女孩的最后一次长谈”》。
本书的访谈从金斯伯格初到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任教时的采访,到大法官任上的最后一次访谈。金斯伯格分享了她如何不循常规地走上法律道路,并不遗余力地在司法界促进性别平等的经历,也谈到了许多著名判决背后的故事、她不拘泥于宪法字面含义的“活宪法”观念,以及同常常意见相左的保守派大法官安东宁·斯卡利亚的友谊。
本书收录《女性的焦灼》《拜访琼·狄迪恩》《投身大漩涡的琼·狄迪恩》《沙龙采访》《曲终人散后写下故事》《非虚构的艺术No.1》等文章。
本书围绕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诗人里尔克与现代雕塑的奠基者罗丹之间充满矛盾的友谊展开,是这两位大师的双传记,记叙了罗丹与里尔克一生中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品诞生过程和重大的思想转折,不仅写出了两位大师各自在艺术道路上的艰难探索,同时通过他们二人与二十世纪初欧洲众多艺术家、作家、思想家的交往和相互影响,折射出那个人类群星闪耀时代的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