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古今中外大家为对象,着重撷取与体现其思想精要。丛书作者皆为各领域学术前沿学者,他们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短短十余万字,清晰简练阐述中外大家生平、思想,让读者快速读懂大家。丛书内容编排、装帧设计到纸张选择、印刷力争精益求精,成就视觉欣赏与阅读体验于一体的大众读物。 《简读王夫之》一书比较详细
本书关注清代中期的经世儒学,阐释近世儒学的从宋明理学到清代经世之学发展的现代意涵。作者认为,陆燿的《切问斋文钞》(1776)与魏源的《皇朝经世文编》(1826)两书是此一学术传统的代表。清儒以“明道救世”为中心所发展出的经世思想与宋明儒学是一脉相承的。然而为应时代的要求儒者更加强调经世与经义、礼教的配合与官僚制度的改革
本书立足日记学、文化学、文献学、心理学等多角度,试图探讨近现代文人日记的文体特征、船山学、湖湘文人、文学转型等方面内容。具体从日记视域出发,以“船山学及湖湘文人”为关节点,通过对近现代文人日记中的船山诗学、湖湘文人形象、文学转型等做整体的考察,描绘出近现代湖湘思想文化的嬗变轨迹。书稿主要阐述了近代文人日记的文体特征、文
顾炎武为清学开山祖师,清代六大宗师之一。本书讲述了在以清代明的历史条件下,顾炎武九州历其七,五岳登其四,认真总结明王朝覆灭的教训,重新审视传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其远见卓识,建构民族复兴的蓝图的历程;分析了他在哲学、史学、道德伦理、经济政治、文学诸方面所作出的新的理论建树。 大家精要·典藏版丛书简介
本书为编年体乾嘉学术史资料长编,所录文献上起乾隆元年,下讫道光十九年。凡上述百余年间之重要学术史事,诸如中央地方学术举措、学者主要著述及见解、学术师承等等。所录文献一事一条,先述梗概,继摘原文,逐条随文标注所出,以示征信。清代学术以整理和总结中国数千年学术为特征,最能体现此一历史特征则为乾嘉学派与乾嘉学术。近一二十年间
《先贤顾炎武》是一本详尽介绍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生平与思想的作品。本书图文结合,通过丰富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生动展现了顾炎武作为一代大儒的学术成就和历史地位。书中不仅回顾了顾炎武的家族背景、成长经历和时代环境,还详细描述了他参与社会活动、抗清斗争以及学术研究的重要历程。此外,书中对顾炎武的代表作品和学术思想进行了深
《王夫之语录》是一本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船山思想普及文本。全书采用语录的形式,从王夫之数百万字的著述中撷取精华,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历史、伦理、经济、教育、美学和其他八类,体例包括语录、大意、注释、提要四个部分。著名学者、作家唐浩明先生为本书撰写序言,赞其是一部让王夫之走出象牙塔尖、走向社会、走进大众的好书。
古籍影印汇编。《日知录》三十二卷,六十万字,涵括经学、史学、文学、边疆、地理、小学、校勘诸多领域,荟萃顾炎武一生学术精华,开清代考据学先河的重要著作。本书分两辑出版,第一辑收录《日知录》的五个重要版本,分别为康熙三十四年遂初堂刊本、乾隆经义斋刻本、乾隆五十八年重刻本、乾隆六十年新刻本、道光十二年锦江书院重刻本。所收刻本
纪念顾炎武诞辰410周年活动暨报国寺论坛组委会为了表达对顾亭林先生的敬仰之情,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特编此书。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一、纪念顾炎武诞辰410周年北京报国寺活动集锦;二、2023(北京)顾炎武思想学术研讨会文汇;三、全国第二届日知青年论坛征文选刊。本书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与洞见,他们用自己的笔触表达了对
古籍影印汇编。《日知录集释》三十二卷,刊误二卷,续刊误二卷,清黄汝成集释。《集释》遵从《日知录》分卷,不做重新更改,对全部一千多条条目进行注释考辨,是最重要的《日知录》注释版本。本书分两辑出版,此为第二辑,收录《日知录集释》的三个重要版本,分别为道光十四年西谿草庐重刻定本、同治八年述古堂刻本、光绪三年善成堂刻本。所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