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随身携带的动物园”系列中的一本。北京动物园有许多珍稀物种,本书重点介绍了北京动物园的16种特色动物,有城市动物园中唯一的黔金丝猴、黄喉貂,有黑麂种群……以中国本土物种为主,帮助孩子们了解祖国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引导游客文明游园,树立正确的动物保护和环保理念。此外还介绍了物种保护、野化放归以及北京动物园中的百年遗迹
《随身携带的动物园:广州动物园》是一本动物科普绘本,适读年龄5岁-12岁。该书是官方出品实用游园指南,介绍了16种动物,它们或是园内的明星动物或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本土动物。比如黑猩猩、北白颊长臂猿、马来熊、河马、白鹇、海南坡鹿……以中国本土物种为主,帮助孩子们了解祖国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引导游客文明游园,树立正确的动物保护
本书以大熊猫的研究为主题,主要介绍了蜀道特有生物大熊猫的历史记载、形态习性、栖息环境、活动、繁殖、数量与分布、起源演化、饲养繁殖与保护管理,书中深度剖析了大熊猫作为动物保护及研究的优势资源,在生态保护教育领域中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大熊猫等珍稀濒危动物的就地和迁地保护,以及遗传资源保存贡献了四川方案,为全面推进人与自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并不总是受到大众喜爱,但它们也有独特的生活。青蛙可以是多么不寻常的动物,地球上生活着哪些奇特的蜥蜴,蛇有哪些特别的行为,哪种动物“从火焰中诞生”,哪种动物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在水面上“奔跑”,哪种动物会向敌人喷射自己的血液……在这本书里,读者不仅能找到上述有趣问题的答案,还会解开许多其他的谜团。通过本书,
本书主要针对食蟹猴生殖与发育毒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相关毒性研究试验及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内容包括食蟹猴的种属介绍、生殖系统解剖学、生殖生理学、发育特点、与人类的相似性、动物福利管理、食蟹猴生殖与发育毒理学研究的常见技术和方法,以及食蟹猴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的生育力观测分析、食蟹猴胚胎-胎仔发育毒性(EFD)与增强围产期毒性(
2020年3月,一群叫“短鼻家族”的野生亚洲象,从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自然保护区出发,一路向北,到2021年4月16日走出传统栖息地,2021年8月8日,在人类的帮助与引导下开始南归,重新回到传统栖息地。“短鼻家族”亚洲象群的这次北上南归,经普洱、玉溪、红河、昆明等地,里程超过1300公里。旅途中象群与人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线虫专委会计划于2023年学术年会7月左右召开学术讨论会议。会议期间将分大会场、分会场及墙报形式交流我国植物线虫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主要进展,以促进我国植物线虫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会议通知发出后,全国各地植物线虫学科技工作者投稿踊跃,为了便于交流,会议论文编辑组对收到的论文和摘要进行了编辑,并委托中国农业
本书专注于我们周围的鸟类及其家园——巢,以此为入口,它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自然界中的生命循环。书中用丰富的例子和细致的描述,展示各种鸟类如何精心构筑自己的巢穴和照顾蛋与雏鸟。从亚洲织布鸟的精细巢穴到北美金翅雀淡蓝色的蛋,本书用生动的语言和精美的插画将读者带入鸟类的世界。作者通过清晰的图示和简洁的文字,展示鸟类筑巢的奇妙过程
《DK博物系列》内容详实、清晰、生动地展现了奇妙的自然生态。每册都有栩栩如生的彩色照片和文字简洁、内容丰富的描述,装帧精美,使用方便,就像包罗万象的自然博物馆,是读者学习、了解各类动物、植物、矿物,以及天文、地理知识的理想读物。本书为丛书之一,收录全世界500多种贝壳配有600余幅彩色照片使读者能轻松掌握鉴别各种贝壳的
长颈鹿睡觉打呼噜吗?让长颈鹿练体操会怎么样?中国会有野生长颈鹿吗?科学家曾“抄袭”长颈鹿?!这本书采用“长颈”装帧,以儿童观察者的视角,向3-8岁小读者们揭秘了20余个关于长颈鹿的冷知识,搭配令人捧腹的小笔记和获奖画家手绘插图,把童趣、知识、艺术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