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编曾国藩家训139则,以光绪五年(1879)传忠书局本《曾文正公家训》为底本,以岳麓书社2015年版《曾国藩家书》为校本,并从中补入20余则底本未收重要家训,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全书遵循丛书体例,在每段家训原文后,依次按照今译、简注、实践要点的结构,全面解读曾国藩为官、持家、育子、处事的思想内涵和风格特点,重点揭
本书稿为中华家训导读译注丛书之一,作者为清代吕留良,由张天杰等译注。此次整理,以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吕葆中主持刊刻的明农草堂印本《晚村先生家训真迹》为底本,以中华书局2015年版《吕留良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吕留良诗文集》为参校本,并从《吕晚村先生文集》等中补入若干与家训相关的篇目。全书共5卷16篇
《颜氏家训》,七卷二十篇,北齐颜之推著。全书诸篇,内容丰富,涉及家庭教育、读书作文、养生杂艺、待客交游、宗教信仰等众多主题,又一以贯之,皆以指引子孙后代立身扬名为本。虽然如此,颜氏的教诲,绝不以人格的丧失为代价,而是勉励子孙后代成为修己以敬的贤人,进而向修己以安人的仁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圣人迈进。此次译注,遵循择其善者而
本教材分上下两册。上册侧重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理论知识和核心价值观的传授,分为领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现代企业文化、调适心理健康、成就职业生涯、共创美好环境六个项目。下册侧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包括社交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六个项目。
学无涯也,而人之知有涯。积无量数之有涯者,以与彼无涯者相逐,而后此有涯者亦庶几与之为无涯,此即学术界不能不有学术史之原理也。苟无学术史,则凡前人之知,无以为后学之凭借,以益求进步。而后学所穷力尽气以求得之者,或即前人之所得焉,或即前人之前已得而复舍者焉。不惟此也,前人求知之法,亦无以资后学之考鉴,以益求精密。而后学所穷
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修订版,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本书将学生职业素质划分为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面试能力和毕业生离校9个模块,设置了学风建设系列活动、沟通能力训练营、科技文化节、职业生涯规
本书通过一些发人深省的故事,精辟地分析了再苦也要笑一笑的人生智慧,帮助我们从苦难中成长。内容包括:任何时候不能对自己失去信心,哪怕生活很糟糕;挫折和磨砺也值得珍惜,苦难是人生的大学等。
本书作者围绕自己咨询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真实案例,以信念系统为着眼点,视问题为资源,借助心理学*的NLP、完形疗法等观点,系统地阐述潜能激发过程,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潜能开发路径。 书中26种自我进化的方法能够指导读者认清自我,正视困难,重启生命动力,从而切实发生蜕变,跟过去告别,迎接更多的可能性。
“古典精粹”丛书收录了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典籍,注重趣味性、可读性。中国古代图籍内容丰富,涉及门类广泛,精刻本校勘谨严。选择其中的经典本影印,可为当代研究提供准确的资料,也可为普通读者接触古籍提供机会。 《颜氏家训》二卷,北齐颜之推撰。颜之推,字介,出身于士族官僚家庭,南北朝至隋朝时期的文学家、教育学家。历经南梁、北齐
“古典精粹”丛书收录了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典籍,注重趣味性、可读性。中国古代图籍内容丰富,涉及门类广泛,精刻本校勘谨严。选择其中的经典本影印,可为当代研究提供准确的资料,也可为普通读者接触古籍提供机会。 《小窗幽纪》是明末出现的一部格言警句类小品文集,全书共十二卷。该书的纂辑者一般认为是明末陈继儒,但经过某些学者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