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山东大学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的英烈人物,收集整理他们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英雄事迹,突出讲述英烈人物在山东大学时的英雄故事,凝练爱国报国精神,激励广大师生医务员工进一步传承山大红色基因,弘扬山大精神和文化,服务学校改革发展。
本书讲述了张耀顺少年的苦难、人生的起伏、创业的艰辛、经商的智慧和他捐资助学,造福桑梓的感人故事。以时间为轴线,以时代为背景,展现出了张耀顺成长、奋斗、奉献爱心的巨幅画卷。他幼年丧母,没妈的孩子很可怜,从小学会自强自立。上初中时,每天跑步5公里到学校,风雨无阻,练就了他顽强的毅力。张耀顺是商业奇才,1982年以50元起家
本书讲述由北周到隋朝的历史,重述隋文帝传奇的一生,从南北朝后期的北周时代切入,描写了从北周权臣连杀天子及北周武帝灭掉北齐,给后来的统一打下基础,到杨坚初立隋帝国镇压内乱、收复后梁、平定陈朝,终结束三百余年乱世的艰难历程。整部小说以历史为基地,再现了南北朝末期社会的动荡,展现了以陈后主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昏庸无道、误国误民
《成为苏东坡》是一部温暖治愈的苏东坡心灵传,作者绕开陈说,独辟蹊径,采用侦探小说的结构设置和解谜式戏剧手法,抓住人物命运主线,重绘苏东坡的内心世界和人物链环,从多元角度追踪苏东坡的命运与际遇,探寻其命运沉浮的隐秘终点,一个文学家苏东坡的背后,是一个整整一生都被抑制的政治家苏轼。作者跳出繁琐的历史考证,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
本书将目光投向大历史中的小人物那些寂寂无名却同样为中国核事业建设贡献毕生精力的,从事221基础设施建设、工艺实施、后勤保障工作的平凡劳动者,通过文字唤醒尘封的记忆,勾描出作为经天纬地大事业基石的劳动者群像,展现了这些平凡劳动者用汗水和心血践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的艰难
《中国当代诗人访谈录》是崖丽娟对臧棣、陈先发、陈东东、西渡、海男、翟永明、蓝蓝等三十九位中国当代诗人的访谈合集,受访诗人中最年长的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最年轻的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显示了中国当今诗坛最具创造活力的力量。在访谈中,诗人们结合自身写作和人生经历,围绕诗的本质与形式,诗与世界,诗与生命
本书依托山东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项目(鲁卫函〔2023〕143号)和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面上项目《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曲衍海针灸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其在基层医院的传承研究——以黄务医院为例》(M-2022168),以1998年曲衍海先生口述、李继长整理的回忆录为蓝本,通过比对先生遗留的笔记、文稿,形成本书。
本书是一本文集,收录了从唐代开始至当代的多位在宁波的福建人物。全书收录文章约50篇,每篇介绍一个以上人物,通过文史资料的形式,集中表述业经各地志书和史实证实的、能够体现正能量并对宁波等地有过突出贡献的在宁波大市范围内任知府、知县、同知、通判、教官等的福建省知名人士,以及当代的著名文化传播者和商界翘楚等,初步筛选古代部分
周馥是中国近代有名的治水专家,形成了自己的治水思想,也即治水之道。本书从“从一介布衣到封疆大吏”“治理直隶海河水系”“治理黄河山东段”“治理运河山东段”“治水之道”等方面叙述了周馥的治水生涯。他的治水之道一方面与历代古人治水案例、理念和思想有关,另一方面更多的是来自于他治理水患的实践,他的治水经验和实践是我国近代水利史
本书从“魏国世系中的魏惠王”“魏惠王与魏国的迁都”“魏惠王与鸿沟的开凿”“魏惠王之后鸿沟水系的完善与演变”等方面叙述了魏惠王魏罃的治水生涯。魏惠王修建鸿沟水系,这是影响中国封建王朝两千余年大运河水系的原初结构。鸿沟水系将沿线各地连接成一个整体,打破了古代不同地域隔绝的状态,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交往,人员流动,使各地政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