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诗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空间与文学的学科,它关注文学作品如何表现和构造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地理空间,以及地理空间如何影响和塑造文学创作和阅读。本书通过描述地理诗学的母题、形式与实践,回溯了地理诗学的发展历程,并比较了中西方代表性诗人的地理诗学思想及诗歌实践。本书能够为不同语境下地理诗学的对话提供可能性,并且尝试探索未来可能出
屏风是家具中的一大种类,起源甚早,其初始功能主要是屏挡风寒与视线,以及对室内空间进行再分割。随着时间的推移,屏风的功能、结构和工艺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及至清代,已经发展为座屏、围屏、插屏、挂屏四个细类,从宫廷到民间都有着广泛的使用。清代宫廷中陈设使用过的屏风数量相当庞大,仅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旧藏挂屏,其数量就有九百余件
《节日之书》是一本给当代人的绝佳传统节日知识读本。书中描写了一年当中的春节、元宵、春分、社日、寒食、清明、端午、夏至、七夕、中元、中秋、重阳、腊八、年关和除夕15个节日,从历史故事、思想传承、风俗礼节、生活方式等方面,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进行全方位讲述,以学者的思想高度和文化深度将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完美解读。传统节日
本书内容讲述:1920年,安徽省政府特设安徽通志馆,专为修纂《安徽通志》。在征文考献的过程中,安徽通志馆注重安徽地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20世纪30年代初,与当时的省立安徽大学和安徽省立图书馆并称安徽三大学术文化中心。1931年起,安徽通志馆开始编纂《安徽通志》,徐乃昌任总纂。初设内容包括八图、二记、二十一考、三列
《上海市档案馆藏“一·二八”事变档案汇编》为“抗日战争档案汇编”丛书之一种,全2册。该书择取上海市档案馆馆藏“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相关档案史料编辑而成,分为事变前后政治军事时局与金融动态情报、事变后市面及公用事业情形、停战会议情形、战区善后委员会工作开展情形、战事损失调查、上海东方图书馆被毁涵芬楼善本书清册等六个部分。
本书为“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运用历史学、考古学和历史语言学等学科方法,主要探讨了匈人(lesHuns)是否为匈奴直系后代的问题。 匈奴是秦汉时期中原政权北方重要的游牧民族。匈人是生活在亚欧大陆的古代游牧民族。从18世纪中期开始,就有法国学者关注这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就匈人是否为匈奴西迁后的直系后
本书是作者从1982年从事文物研究及考古工作以来研究成果的精华,其中涉及从新石器到宋元时期的中原地区文物研究及考古研究成果,包括陶瓷、玉器、石器等,对于文物研究、考古等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书中共分为河南考古百年发现篇、河南考古百年人物篇、河南考古百年纪事篇、河南考古百年附录篇。不仅是学术方面的集合,
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由此得名。辖区地处秦岭余脉崤山山麓,千古雄关函谷关矗立境内。因古时崤山与函谷关并称“崤函”之塞,三门峡又称“崤函”。三门峡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三门峡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近现代考古学的开端,百年来三门峡地区的考古发
本书是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巫山博物馆在2000、2001、2002、2005四个年度对重庆市巫山县大昌古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专题报告。大昌素有“袖珍古城”之称,并有保存完好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建筑群。巫山大昌古城遗址主要包括明、清两代的文化遗存,遗迹和遗物均较为丰富,本报告详细介绍了2000~2005年的发掘收获,并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