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梁实秋与韩菁清在台湾相遇,随后相濡以沫十三载。本书精挑细选了80余篇能直触俩人内心情感的书信,向读者展示爱的温馨,爱的纯真,爱的甜蜜,爱的启示。虽逾古稀仍坦然奔赴爱情的大文豪,其书信字里行间透着真挚热烈。这种无视年龄、饱含热情的爱情观,不畏闲言碎语敢于遵循内心的赤诚,在这一封封书信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一本萧红传记。在民国,有位女子以她令人称奇的才华,激扬飞越的青春,曲折的爱情书写人生传奇,她就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透过她细致笔触,我们走进她经历的那个时代,聆听她每一次选择时的内心挣扎,体会她在爱情来临的幸福与伤悲,感受她对生命的眷顾与追求。本书作者文字细腻,文笔优美,将一个真实的萧红,寂寞的萧红,追梦的
该书为四川省第四届李调元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合集。李调元是清代蜀中博学多才的学者,其对于文学、戏剧等尤有研究,该书收录了研讨会论文四十余篇,这些论文来自全国多所大专院校、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及地方文化工作者,其中涉及李调元的时代价值、李调元与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李调元诗歌研究、李调元的经学和理学研究、李调元和川剧、李调元与域外文
《寻访北京的名人故居2》是2020年出版的《寻访北京的名人故居》一书的姊妹篇。本书延续前书体例,依据2005年1月第十届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关于北京名人故居保护工作与利用工作的调查报告中》中的整理名单来确定名人故居,从名录所涉300多处故居中遴选出前书以外有代表性、知名度较高的80余处名人故居开展寻访和写作工作。
本自选集为《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文库(系列四)》中的一本,汇聚了作者一系列研究成果和观点,全书共分四部分:中华文明继承、中华文献访读、典籍作舟共济、北朝史迹考实,均为作者多年来通过考察历史所获的研究心得。
《南京城墙史料汇编》是对南京城墙相关史料的集中收集与系统整理,本册为民国卷第一辑,所收史料主要为民国时期档案文献等,分类科学,内容丰富,史料价值巨大。档案文献按城墙的保护与管理、城墙的修缮、城门的新辟与修拆、城墙与军事防御、城墙与市民生活分类,内在逻辑上以空间为顺序,依次展开对各段城墙和城门相关档案的整理,兼及城楼、城
康熙《荣县志》是荣县最早的古志,点校本以古本康熙《荣县志》为蓝本,结合其他志书及正史等史料,尽可能保持原志原貌。古志除版本最早,具有较高的文献学、版本学价值外;还包括封域、建置、士宦、艺文四卷,从各方面体现古荣县的社会历史梗概,特别是里边包含的茶叶、盐业、酒业等资料,为社会、经济史提供重要史料;同时还包括有周边其他地方
“讲给孩子的百年梦想”丛书第二辑继续讲述杰出先辈们的奋斗故事,传递榜样正能量。本辑共6册,分别为《讲给孩子的百年梦想①:书画家的故事Ⅱ》《讲给孩子的百年梦想③:科学家的故事Ⅱ》《讲给孩子的百年梦想⑤:文学家的故事Ⅱ》《讲给孩子的百年梦想⑦:英雄先烈的故事Ⅱ》《讲给孩子的百年梦想⑧:实业家的故事》《讲给孩子的百年梦想⑨:
本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作者,著名诗人公木的传记,以生动的笔墨,讲述了公木的一生,及其艺术创作的经历和特点。全书总体格调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本书此前曾由长春出版社出版,此次作者对内容作了修订,推出新版本。 公木(1910年-1998年10月30日),原名张永年,又名张松甫、张松如,笔名有公木、木农等,是中国著名诗人、学
2011年,历史学门类分为三个一级学科,分别是: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历史学考研的专业细分要求辅导书同时进行必要的调整。本书是专门解析世界史考点的辅导书,拟以世界历史发展时间为纲要,分朝代、大致按专题的形式全面解析世界史考试要点,同时总结近二十年高校世界史考研真题的主要考点,为考生提供切实的便利。在章节体例上,拟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