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利用西藏阿里地区三个人工气象观测站1973—2020年气象资料,系统分析和描述了阿里地区、噶尔县、改则县、普兰县以及其他四个县自然地理环境、站点概况、基本气候状况、气候变化特征和灾害性天气防御措施等内容。本书对阿里地区噶尔县、改则县、普兰县和其他四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本书分8章:第1章为冰雹的基本特征,第2章为雹胚与裂瓣,第3章为冰雹的微测量与试验,第4章为冰雹的双线偏振雷达观测研究,第5章为冰雹与闪电,第6章为雹暴系统中单体间的相互作用与降雹,第7章为人工防雹作业及其观测。
本书详细介绍了海南岛海陆风的气候特征,分析了海陆风发生、发展机制,以及海岛地形对海陆风环流的影响机,揭示了海陆风对海南岛夏季降水的影响机理和对强对流触发、传播影响机制。本书分为六章,分别为:第一章引言,第二章海南岛海陆风分布特征,第三章海陆风发展机制和结构特征研究,第四章海南岛地形对海风环流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第五
《2023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报告》分析了全国以及区域海洋经济宏观形势,详细介绍了江苏省2022年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和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电力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等海洋产业发展情况,以及连云港、盐城、南通沿海三市和南京、无锡、常州、苏州
王汉卿同志是我非常熟悉的一位研究人员。他自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即被分配到地质力学研究所工作。从60年代前期,他就开始了地质力学的学习和研究,很用功,也很钻研,积极实践,长期坚持野外地质调查,积累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富于独立思考。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在他退休之后,在身体健康欠佳、又无经费支持的情况下,他仍坚持其研究总结工
本书从斜坡失稳体堵江机理出发,揭示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堰塞坝成坝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物理试验、数值模拟、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深入剖析堰塞坝的内因(坝体形态、坝体结构、坝体材料)和外因(漫顶冲刷、渗流潜蚀、地震动力、滑坡涌浪、连续溃决)对堰塞坝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典型案例详细闸述了堰塞坝的失稳机制。本书首次提出了堰塞坝全寿命
亚洲水塔青藏高原是全球第二大的冰川聚集地,但它也是一座脆弱的水塔。米娅将化身小水滴,穿越河流与海洋,登上这座亚洲水塔,与科学家们一起考察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的影响。
本书以弘扬泉水人文、展示资源价值、促进管理保护为目标,详细阐述了泉的地理位置、地质特征、生态环境及资源特征等自然地理条件,进一步将风景、文化、历史、旅游等人文信息融入其中,尝试将地下水、生态、环保等科学知识以生动的方式展示出来。
本书内容包括:古人又敬又畏的天、水的双胞胎姐妹——雨雪、最佳合伙人——雷电、春的“十二时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夏的圆舞曲: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秋的奏鸣曲: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冬的“合家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文明的曙光——日、精神的家园——月、古人的星辰大海、古代天文学家,你知多少?古代天文历法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