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国际与国内在炎症性肠病(IBD)领域的最新基础研究、临床治疗以及健康管理的成果,全面而系统地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应用、从西医视角到中医理念、从疾病诊断治疗到健康管理的各个方面。基于目前国际国内有关IBD最新的基础、临床以及健康管理研究成果,从基础到临床、从西医到中医、从诊治到健康管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IBD。
专著,本书除附录外分为六章。前三章集中讨论了艾滋病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第一章为现代医学对艾滋病的认识,第二章为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第三章为艾滋病防治的研究进展;后三章则聚焦于湖北省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第四章为湖北省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控制,第五章为中西医协同防治艾滋病的湖北实践,第六章为湖北省中医
本书基于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并结合作者及各中心的临床经验,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靶向治疗包括生物制剂、小分子化合物、白细胞吸附治疗和干细胞治疗在IBD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医生选择上述治疗措施提供了建设性、实用性、指导性建议,有助于提高实现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之一,共有八个章节。第一章是总论,简介传染病相关知识和特点;第二至七章叙述不同病原种类的相关传染病,重点将我国法定40种传染病中2个甲类、21个乙类、8个丙类传染病在本书中介绍,3个乙类(结核病、淋病、梅毒)、3个丙类(麻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感染性腹泻)由内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广泛使用,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侵袭性真菌感染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重要挑战。本书按照酵母及酵母样真菌、耶氏肺孢子菌、丝状真菌以及双相真菌的分类顺序对临床常见深部真菌的好发部位、危险因素、病原学诊断方法、诊断原则、抗真菌药物的推荐用法以及预防进行了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期间,组织采编小组,历时两个月,共采访了31名艾滋病感染者,采访之后进行历时半年的文字整理和编辑,疾控中心艾防专业医生提炼编写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点,并进行反复修订,最终形成了29段艾滋病防治科普知识。本书首次采取以专业记者访谈艾滋病患者,艾防专
★全新全译本★ ★《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作品★ ★《科克斯评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bi读之书★ 人类与传染病的关系正在进入一个剧烈变化的时期。二十多年前,劳里·加勒特这样说。二十多年间,人类世界经历了疟疾的死灰复燃,诸多具有耐药性的病菌卷土重来,SARS的突袭,以及禽流感、甲型流感的侵扰,无数人的生命财产
本书中炎症性肠病相关的疑难复杂病例来自全国各地的IBD诊疗中心或消化科,汇集了不同年龄性别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各种案例,就诊症状多以腹痛、腹泻、便血等为主,虽然看似症状与炎症性肠病类似,但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仔细评估病情进展,进行全面地分析和推理,通过不断思考、总结经验,最终得出正确的诊断并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一类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近年来,IBD的发病率在中国逐年上升,已达到了14/100000。IBD患者生育率减低多与患者主动不生育有关,Meta分析显示,女性IBD患者主动不生育的比率约14%-18%
李斯特菌病(Listeriosis)是由李斯特菌科、李斯特菌属(Listeria)细菌引起多种动物和人类疾病的总称。李斯特菌病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不仅给畜禽养殖带来经济损失,而且畜禽产品中存在的致病性李斯特菌污染制约了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从而威胁食品安全,引发公共卫生问题。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四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