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了数百种现今常见的中草药,分别从别名、来源、植物特征、生境分布、采收加工、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量用法、精选验方等几个方面予以详细介绍。本书重点突出了常用中草药的原植物形态、饮片(药材)特征、精选验方等,并配有大量彩色照片,图文并茂,使广大读者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与鉴别常用中草药。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医务工
书是在忠实于《神农本草经》(清代顾观光的辑本)原著的基础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部)及《中药学》(第二版)为指导,以全新的视野和全新的形式对原著进行深度挖掘(从《神农本草经》一书所载的各种药物中精选出200多种现今仍常用于中医临床的、药效明显的药物配上彩色药物照片的形式进行全新演绎),更加符合现代疾病
《千金方》全称《备急千金要方》,也称《千金要方》,是药王孙思邈的重要著作,也是我国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孙思邈崇信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人道主义精神,故将此书冠以千金二字。全书共30卷,包括医德、医学教育、治则、诊断、处方用药、妇、儿、五官、内、外、急救等各科诸病症,及食疗养生、房中、脉法、针灸等内容,总计232门,医方43
这是一本广泛涵盖了《本草纲目》内容的科普读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十个章节。每一个条目,注者都配有该物种的介绍、习性,全面且详细地描写了动植物的性状、释名。配以大篇幅来自日本江户时代的彩色手绘插图,读者能在领略生动有趣的本草世界的同时体验300余幅图带来的视觉盛宴。全书白话文为
本书主要介绍中药新药开发,中药保健食品、中药化妆品研发的相关基础知识、行业规范、研究成就,主要面向中药专业本科生,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面,加深对中药开发潜力的认识。
本教材为河南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教材,本教材是配合中医中药传承教学改革的首套教材。根据中医院校非中医药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结合中药学、方剂学课程特点与教学大纲要求,针对中医院校非中医药专业培养目标,在参照现有中药学、方剂学教材编写基本体例基础上,突出中药学、方剂学常识知识要点,避免知识难点。同时注重中药学、方剂学课程有机结
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提示,中医应用方药治病的方法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陈建国所著《经方脉证图解》就是对这一方法的践行。临床中应用一张方治病能够取效,是因为符合了这张方对应的病机,而相应的病机会客观地体现在脉诊信息中,对应于某一张方病机的脉诊信息,就是这张方的脉证。临床中,只要准确把握一张方的脉证和方证
中医应用方药治病能够取效,取决于终方药的正确,而精准应用方药的前提,是对中药作用和功效的准确把握。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历代医家和各种本草著作对中药性味的记录莫衷一是,对中药功效的总结大相径庭,这使得当今中医对中药的学习非常困难。陈建国所著《神农升降药法》,回归中医的原点,以阴阳理论为指导,总结中药的功效由气、味、质、
本教材共分二十章,编写体例沿袭上版,新增内容为:总论中充实中药鉴定学内涵,增加中药鉴定学理论问题、中药鉴定学与质量评价(真实性、有效性、安全性),增加生物鉴定,删除DNA分子鉴定;动物药鉴定一章中增加动物药类中药的研究,删除动物药类资源生产与化学成分;参考2015版药典,增加熟悉药与重点药饮片、栽培品的鉴别,新增附药1
本书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本次编写是在上一版《方剂学(中医学专业)》的基础上修编。本教材是中医药院校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重点介绍方剂的起源与发展、方剂与治法、方剂的分类、方剂的剂型、方剂的煎服法、方剂的组方原则与变化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下篇各论,依据以法统方的原则,按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