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历史被记录以来,越来越多的历史事实走入了课堂之中,渗透进了整个社会,影响到了整个世界。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些我们众所周知的事实其实是错的,你会怎样?就像土豆和烟草都不是沃尔特·雷利爵士从新世界带回欧洲的;亚伯拉罕·林肯没有在信封背面写下自己有名的《葛底斯堡演讲》;温斯顿·丘
诗人韩博的旅行随笔集《与酒神同行》,是一本文化考察手册。作者通过多年走访意大利、波兰、塞尔维亚、英国、阿根廷和瑞士等地,对当地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社会风貌等方面获得直观上的感受后,提炼出各地特殊的文化内核,并用诗一样的语言和有代表性的照片,展现出这一精神内核。比如意大利就是古典文明与文艺复兴的底色,波兰则是罗马天主教文
公元前431前404年,数百个城邦卷入了规模空前的希腊世界大战,战火几乎波及当时整个地中海文明世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雅典帝国这两大军事集团,一方在陆上称雄,一方在海上称霸,双方巧施权谋,展开长期的拉锯战。正当双方两败俱伤、财尽兵竭之时,虎视眈眈的波斯人借机干涉,*终帮助斯巴达人击败雅典人,摧毁了盛极
加速增长的复杂性超过了人脑发展出应对世界的新技能的速度,这种现象自古已然,于今尤甚。玛雅文明、高棉文明、罗马帝国的盛衰,深刻反映出人类在面对危机时治标不治本的短视和欲速而不达的狭隘。问题并没有得到*终解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反而导致更加恶劣的后果,终于,人类文明走到崩溃的边缘,人类整体的生存和灭亡成了真正的问题。
《来华犹太难民资料档案精编(第1卷):文件报刊》主要汇集了三方面的文件报刊资料:一是法律法规,如“纽伦堡法案”“最终解决”等纳粹迫害、屠杀犹太人的相关文件;埃维昂会议决定、英国白皮书等反映“文明社会”对犹太难民困境麻木不仁的相关文件;二是救助文件,如中国政府安置逃亡犹太人计划,中外慈善团体援助欧洲来沪犹太难民史料等关于
《来华犹太难民资料档案精编(第4卷):专家视点》汇集了“来华犹太难民研究”课题组专家和国内外同行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纳粹大屠杀对犹太民族和文明的影响”“欧洲犹太难民选择上海为避难地的内因外由”“中国报刊对德国纳粹反犹暴行的揭露与谴责”“犹太难民来上海的路线、时间、人数和安置情况”“计划外的逗留:1941年波兰犹太
来华犹太难民资料档案精编(第三卷)
《来华犹太难民资料档案精编(第2卷):亲历记忆》主要汇集了以下一些方面的亲历记忆资料:宋庆龄、何凤山等人谴责纳粹屠杀犹太人,通过发签证救助犹太难民的文章和记录;齐拉赫·瓦尔哈夫蒂格、劳拉-马戈利斯、王替夫等人关于设法救助犹太难民的回忆;日本驻上海副领事柴田关于自己暗中给犹太人通风报信而遭逮捕、迫害的回忆;M.W.贝克曼
本书主要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趣闻轶事——从萨拉热窝事件王储费迪南大公及其妻子被杀引发的连锁反应,到大战爆发各参战国之间的勾心斗角拉帮结派,再到“速战速决的进攻战”如何发展成“把各参战国搞得焦头烂额”的堑壕战,以及这场美其名曰“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如何成为下一次大战的导火索。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第12辑)》是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编辑的系列集刊,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学科带头人徐蓝主编,所辑文章内容涉及近代以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国际组织等领域的研究,撰写者既有学术界的资深专家,又有不少世界史研究领域的后起之秀,是作者们近年来在近现代国际关系史领域探索研究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