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神圣家族》为文本基础,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学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解读。集中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的抽象人学思想所作的批判,继而对《神圣家族》蕴含的人学内容、人学研究的方法论变革作出分析,最后对《神圣家族》的人学理论贡献及历史局限进行归纳总结,总体上做到了对马克思恩格斯早
本书依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年版)统编教材,分十七讲展开课程内容,突出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回应了学生关心的重要理论问题,力图呈现教师们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个性化应用。在编写中,本书注重系统性、理论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为了体现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过程中的实用性,每一讲都设计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本书致力于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认识,从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整体性视阈出发,不仅肯定了生态生产力在其生产力观中的基础性、核心性地位,也恢复了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整体性。
本书运用历史分期法,梳理、概括和全面阐发了马克思早、中、晚期著作中的国家理论和国家治理思想,进而系统阐释了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架构和重要内容,尤其是马克思国家理论及其国家治理思想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 马克思国家理论如何超越时空局限,以什么样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指导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这
本书是《国外马克思主义概论》的增订版,第一版《国外马克思主义概论》是马克思主义专业教材及思政教材,是一流本科课程的配套教材,主要面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本科生与研究生。 本书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期、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进行系统性、知识性梳理,整体回顾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百年历程与基本逻辑线索,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观察和解决中国问题的行动指南。《守正与创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名家访谈》收录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6年第1期至2021年第4期共计24篇“名家深度学术访谈”的文章,涵盖了丰富的热点专题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逻辑、中华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的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书共收录16篇重要域外文献,有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与德国古典法哲学的思想关系。上编是问题意识的总体背景,涉及自然法与实定法、古代罗马法的现代运用、法的普遍主义与民族主义、自由观念的德国式发展、历史法学派的兴起及其同柏林知识界的关联、德国政治哲学和法国社会思潮的会通、批判的概念和方法、启蒙计划等主题。下编是思想关系的具体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马克思博士论文写作的基本情况,对写作背景、内在逻辑及主要内容、传播状况和研究现状作了基本概述。第二部分是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全文句读,由献词和序言部分句读、正文部分句读和新序言(片断)部分句读三部分构成。第三部分是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深入解读与延展,力图揭示其内在的哲学奥秘。第四部分为
为了让更多读者能够读懂《资本论》这样一本科学著作,使大家接受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作者基于自身的专业研究和对经典全面、深刻的理解,带领读者通读《资本论》三卷,全书篇幅在10万字左右,作者选取原著的重点内容和精华部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每讲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使读者能够顺着清晰的脉络更快速地理解。
该书为《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2023年版)的辅助教材,该书共8章,每一章均包含知识要点图示、重要概念、重难点解析、练习题四个部分。练习题又主要包括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材料题和思考题五种题型。该书共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必要性,较之于2015年以及更早的2010年的教材,2023年版的教材体系都发生了变化,迫切需要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