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政治哲学原著选读》,选取马克思若干篇与政治哲学相关的经典著作,分析和解读其中的政治哲学思想。每篇经典原著选读由五个部分组成,导入、经典原文摘录、经典著作简介、经典原文政治哲学思想深入解读、与该经典著作相关政治哲学研究文献。
当代青年在大学期间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均相对单纯,而其文化生活在信息大数据时代可谓纷繁复杂,每周两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间与其在网络及其他文化环境中的时间相比是短暂的。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对概论课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具有一定的困难。要实现本课程的目标,应充分开发、科学合理运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资本论》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但这部浩瀚的巨著并不是轻易可以读完、读懂的,一般人在读马克思的这部经典名著时觉得它很“巨大”和“高不可攀”。那么,怎样在快节奏的今天轻松准确地读懂它呢?出版者选择了这本《资本论》普及读本推荐给大家。这本经典的解读马克思的经济学原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与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思想交锋中,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提出来的。它实质是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与科学理论指导相互关系的一种理性认识,即无产阶级在正义的立场上,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的宣传教育。灌输理论曾经在我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设政权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资本论》是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一部重要的经曲著作,内容博大精深。卫老师将230万字的原著,精炼为本书的内容。*版一出版就被中宣部推荐为干部读本,发行量20000多册。此次在修订的基础上再版。
《技术创新与资本市场: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再研究》依托马克思主义文本,致力于回到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原点,深度解读古典马克思主义对相对剩余价值研究的脉络,首次彰显蕴含其中追逐与实现技术创新的隐意,探究资本市场筛选评价技术创新规律。《技术创新与资本市场: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再研究》依托马克思主义文本,致力于回到相对剩余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配合全国对“两论”的学习活动,李达写作了《<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以及相关系列文章。这些著作和文章在当时对于帮助人们学习*哲学思想、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水平起到了极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三部曲读本篇、问答篇、案例篇中的第二部,重点解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关键概念、议题和当代发展。本书紧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主线,以百问百答的形式,解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代原理,回应新闻传播实践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全书从九个方面展开,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媒与政治,传媒伦理与社
2018年是卡尔?马克思(1818-1883)诞辰200周年,《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17辑(2018年第2期)*个专题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的专题研究,共收录相关文章11篇,其中阿兰·巴迪欧的《我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一文、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的《马克思主义与生态辩证法》一文和吴猛教授的《论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思
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是新史学的重要代表,以独特的史学魅力长期屹立于国际史坛。在历史研究过程中,该学派密切关注普通民众,开创了“自下向上看历史”的历史研究方法,提倡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总体考察与研究某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主张用“总体史观”研究历史。其研究方法和模式,被世界史学界广泛研究与运用。2007年,牛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