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英国不当得利法(返还法)集大成之作,塑造了英国今天不当得利法的整体格局与面貌。全书计十二章,依次为:第一章,引言;第二章,辨异;第三章,法律手段与返还标准;第四章,返还法的内部体系;第五章,以原告损失为代价而得利;第六章,非自愿转移:第一类;第七章,非自愿移转:第二类;第八章,自有接受;第九章,政策推动的返还;第
本书打破了传统犯罪记录制度研究中的一元国家立场,试图论证犯罪记录首先应当是作为个人信息的一种特殊类型,本质上应当是犯罪人个人信息的一部分。只是基于国家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将其部分让渡给了国家,国家的使用应存有边界。提出了犯罪记录制度的功能应当设定为预防犯罪与权利保护二元论。并进一步提出要以权利制衡权力,在犯罪记录制度的功能
本书围绕大数据侦查中的权利保障问题展开讨论,该书全面而详尽地探讨了大数据侦查在提升侦查效能的同时,如何对公民权利产生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首先,该研究对大数据侦查的概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深入分析了其特征和功能定位,为我们理解这一新兴侦查手段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作者还从以人为本、程序正当性、数字正义等理论
本书紧紧围绕反恐怖主义法律中的热点、难点议题,逐一分析了反恐法律问题中的本体问题、实践问题、理论问题以及建构问题,环环相扣于反恐怖主义和国家安全两大焦点,以现实探析各国际组织卓有成效的法律机制,总结反恐领域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体篇重点揭示了国际反恐法律机制的内涵与价值,针对国际反恐法律机制的内涵诠释,确定其作为辅
近年来,武装冲突对文化财产的破坏屡见不鲜,违反保护全人类文化遗产之国际法义务的行为一再发生,令人错愕。此类罪行表明,我们迫切需要鼓励和确保1954年在海牙通过的《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及其议定书的落实,以及在国际上达成共识,整体推行文化财产保护国际制度。 《文化财产保护:军事手册》是上述公约及其《第二议
人类社会已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生存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种重要场景。我们需要重新思考金融数字化与法治的交互关系以及金融数字化与法律跨界融合和创新问题。一方面,法律依然是调整金融关系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以智能算法和区块链智能合约代码等为代表的数字科技替代法律的现象已经在一些特殊场景中得到体现和应用。金融数字化及其与法律
本书以票据法理论体系为论述线索,以《票据法》和相关的票据法规及规章为基本依据,以理论分析与规则适用为研究思路,突出票据法律、法规的适用,力求帮助、引导读者形成运用票据法理分析、解决具体票据纠纷的实践能力。全书分为十一章:前八章为总论,全面论述了票据法的核心理论问题;后三章为分论,具体展开以汇票为核心的汇票、支票和本票的
本书由有趣的小故事入手,广泛探索生活中与动物相关的法律事件,从古代爱尔兰的蜜蜂法律、中世纪对猪和狼的谋杀审判,到16世纪法国酒庄诉请惩罚绿盲蝽、当代使用警犬询证和搜索引起的法律争议,以及最近掀起波澜的动物图像版权争议;时间和地域跨度极广,案例丰富生动,穿插着介绍现代司法系统中侵权行为、刑法、私法、公法、信托法、普通法等
本书的主旨是为了把握行政机关对私人作出行政作用的关系而探求法的概念,并以此作为行政诉讼法理论的基础。但是,这必然需要思考行政机关对私人作出行政作用,在法上原本意味着什么,这也成为本书论述的重心。第一章首先将以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的一般法理论为考察的起点,接着追溯这一理论在民法学的权利论(所谓意思说、利益说、折衷说
为确保全球可持续捕捞行为,捕捞国和沿海国合作创立了区域渔业管理组织(RFMOs)。本书介绍了各RFMO在打击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IUU)捕捞行为中的最佳实践行动,同时总结了各组织之间存在的差距,旨在激励和指导各RFMO及其成员加强打击IUU捕捞行为。鉴于经合组织和各RFMO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与交流,且经合组织成员国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