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从发生学的角度,探讨现代自传兴起的原因,接着在中国自传现代转换的背景下,探讨现代自传不同于传统叙传的文体特征,如现代自传的多重话语、成长叙事、心理化叙事、戏剧化叙事等,最后结合创作主体的特殊性,研究作家自传的互文性特征。
本书采摭唐宋诗文中有关福州的篇章,并做出相关解读。以人系纹,诗随人走。收罗诗人共两百余人,涉汲了古代福州社会各类情形和各种见闻。此书采用书目较多,有《宋史》《闽书》《八闽通志》《福建续志》《三山志》《闽中文献志》等史籍,还有《闽中摭闻》《闽中古迹题咏》《十闽名胜笺》《竹间十日话》《榕城考古晷》等子部著作。书稿涉及较多的
本书是《江苏青年批评家文丛》其中一本,是学者、诗歌批评家李章斌的个人专著。书中收录了其多年研究成果,分为三辑:论“九叶诗人”、论新诗的“音乐性”、论当代诗歌的语言与伦理,内容涵盖穆旦等“九叶诗人”的诗歌特质,多多等当代诗人诗歌的音乐性等,当代先锋诗歌写作中的个体与群体问题,诗人朱朱在内的当代诗歌写作伦理和语言意识等,是
本书以宋代唐诗研究学术史为研究对象,从宋代唐诗研究的层面分布、演进历程、研究方法及其特征、历史地位诸方面,考察其是如何与这一时期的学术背景、学术潮流和文学风会,特别是与诗歌创作的交融互动关系,并对其话语机制的生成过程进行了学理分析、理论阐释和全面回顾,推原其传承演变的轨迹,凸现其隐在的稳定内核与基本精神,探究了这一时期
宋代诗僧辈出,惠洪即是其中佼佼者,其诗歌创作清俊健伟,词意洒脱,无诗僧之常见蔬笋气;其诗学理论著作《冷斋夜话》和《天厨禁脔》独树一帜,影响广泛。《冷斋夜话》记诗文评论、禅门杂事,内容庞杂;《天厨禁脔》则通篇探讨诗法。其诗学理论既有对传统诗学的继承,如推崇含蓄自然;也有对宋代诗学的梳理,如对江西诗派理论的总结;更有将佛学
本书分七章进行论述。第一章阐述明清小说选本的发展阶段以及不同阶段兴盛或衰落的原因。第二章为明清小说选本类型论。第三章为明清小说选本艺术论。第四章为明清小说评点论。第五章论述明清文化思潮与小说选本的关系。第六章探讨明清小说选本与小说观念的关系。第七章论述明代小说选本的价值,并分析小说选本编选所反映的明清之际文人心态。
本书为《东莞历代著作丛书》(第五辑)中的一册。《吟芷居诗话》是东莞现存唯一一种以诗话命名,并以莞人莞诗为主要评论对象的著作。《吟芷居诗话》体现了张其淦对诗歌的主张。作为进士出身的张其淦,和正统的诗论家一样,沿着诗言志,歌咏言的传统,沿着《诗经》以来现实主义的道路去创作,去评论,这是共性。所以《吟芷居诗话》具有一定的文学
本书以明代小说中词作的文本辑录为基础,共对153种白话小说、33部文言小说集以及96篇文言小说的存词情况进行了收集统计,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视角对小说中的词作予以全面考察。具体包括小说中词作的数量统计、定性分析、功能考察、文本界定及体式研究。本书有以下几个独特价值。第一,本文通过辑录与界定小说中词作的文本,对将来重辑全
苏东坡爱喝酒,酒量却不如白乐天;苏东坡爱饮茶,专门写《啜茶贴》教朋友煎茶;苏东坡还是吃货,专门到同州吃蒸羊羔……读苏东坡,跨越千年,走一走他经过的路,遇见那些与他相似的人,陶渊明、张岱、黄山谷……每一篇帖中都有一个故事,每一段文章中都蕴含着生活之味。走近苏东坡,感
汇编体诗法著作的大量出现是清代诗学集大成时代特色最明显的标志,编著者通过广泛汇编他人所撰诗学资料,系统、全面教授初学者诗歌创作方法的诗学著作,也是历代诗话汇编、元明以来诗法类著作和唐宋诗格诗式的综合体。本书分为四章,分别从清人承接前人的发展和创新、五种类型的详尽考述、转录现象的成书过程、精心结撰的体系意识四个方面研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