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拓本丛刊之一。本丛刊拟收录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拓本及其整理著作约20种。根据各书情况的不同,分别采用影印、整理或二者结合的方式出版。成熟一种出版一种,其他各书随后逐步推进。 【形式】排印,附原书影印。 【内容】全书包括前言、凡例、拓本、释文、检索表等五部分。 【学术价值】 《绘园旧藏甲骨文字》为国家图书馆
本书以培养儿童教育师资的专业能力需要为导向,以儿童需要为中心,培养学子用游戏化的思辨方式,导演的工作模式来统筹各章节的安排,让疗愈教育戏剧温润教育者的心,朝向一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界中。这是用虔诚、激情、期盼与信任。实证的进展不断唤醒人们的方式,激情点燃激情滚雪球般地推动着梦想成真,让这些有梦想有激情的
本书是《西安碑林全集》的《碑刻碑帖卷》,由拓片照片及照片说明文字组成,图文并茂,是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秦汉至民国碑石刻帖类拓片(含碑阴及碑侧)汇总,共1500余张,包含了历代名碑,如秦《峄山刻石》、汉《曹全碑》、前秦《广武将军碑》,以及唐宋时期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欧阳通、张旭、怀素、米芾、黄庭坚、苏东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东西方文化的重要通道,不仅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法律文化价值。从十九世纪末以来,国内外考古工作者在丝绸之路沿线发现了许多古代法律文书,这些新出土的法律文书分布地域广泛,从东起中国的洛阳和西安,往西一直到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各地;这些文书所涉及的年代久远,从古代的秦汉到后世的明清之际。新发
本书集科学性与普及性为一体的的考古发现图集,以重庆区县为单元介绍三峡后续考古成果。第二卷由万州、忠县、开州、石柱等4个区县组成,每个区县均是单独成篇,在总结三峡后续考古收获的同时,对既往相关特别是三峡考古工作也进行了梳理,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对该区县自建国以来考古工作的总结。出版《三峡后续考古发现》系列图书,一是积极响应
本书是多年来作者对洛阳出土的历代墓志研究的总结,有些已经公开发表,有些尚属首次公布。其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对近年来洛阳新出土墓志的疏证,简要勾勒出墓志所涉及的重要问题;二是对洛阳出土墓志中涉及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三是多年来作者所撰写的出土墓志研究论文。
这是一本宁夏岩画研究的论文集。本书遴选了2023年间岩画研究的成果,同时,收录了一些岩画学界专家、学者研究性的文章。本书共分为探索与研究、保护、发现、钩沉、视野、信息等内容,收录了二十余篇论文和部分2023年出版的和岩画研究相关图书的推介,包括新出版图书的封面图片和内容简介。本书有关于岩画研究的新的思想和方法,有国外岩
本书分为“发展史迹”和“人文传承”两大板块“发展史迹”板块细分为宁波地域、享誉沪上、遍布全国、等五类,“人文传承”板块则细分为敦睦乡谊、家国情怀、群星璀璨三类。收录了清末民初红帮裁缝使用过的炭火式铁质熨斗、中华民国胡访鹤使用过的四轮铁保险箱、1933年四明银行壹圆纸币、1942年董浩云赠董汉槎的高山冻石印章、1982年
本书为考古专家冯永谦老先生的学生,朋友为庆祝其米寿而编写的文集。包括庆祝性文章,发表过的论文文章和学术资料等。以此来见证冯老为考古事业奋斗的精神。全书包括60篇文章,分五组,还有图片300多幅。1冯永谦论著目录2在山野中走出路——冯永谦考古工作历程漫记3雪泥鸿爪——冯永谦考古生涯略影4熟知文献勤于田野——冯永谦学术研究
长沙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为了加强长沙地区地下文物保护,1951年至195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建了以夏鼐为队长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考古队”进驻长沙开展考古工作,开启了长沙乃至中国南方地区科学考古工作的序幕。七十年来,长沙一代代考古工作者踔厉奋发,薪火相传,发掘保护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并通过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