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虽然诞生于西方启蒙运动当中,但真正激发人们思索主体性问题的机缘却是19世纪中期西方殖民主义经济鼎盛时期由奴隶造反运动所导致的社会和政治危机。本书分别讨论了1848年前后青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的影响之下对无产阶级共同体的构想,其对法国二月革命中小资产阶级共同体的批判,以及亚洲知识分子群体基于本国的革命需求在《共产党
本书系统梳理和摘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各自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问题时所阐述的关于文明的观点,以期对广大学者在研究和思考文明现象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借鉴。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马克思、恩格斯论文明,列宁论文明,斯大林论文明,分别摘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文明的相关论述。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心理学的新发展”“理论心理学的崛起与马克思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审视”“人本主义心理学与马克思主义”“积极心理学与马克思主义”“传统心理学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就及限度”“结束语: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研究的坚守与创新”。
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
本书旨在为马克思经济理论提供一般性介绍而非为某个特定观点进行辩解,力求成为读者了解马克思经济学著作基本篇目和马克思经济学完整结构的指南。该书共十章,内容涉及原作者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思想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商品、货币、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和再生产、利润率的平均化和下降、剩余价值分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社会
从克罗茨纳赫到布鲁塞尔,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演进在一定意义上是沿着对市民社会思考和批判的方向行进的。而且,青年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本身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完成了对应的转向和过渡,最终形成了连贯的思想脉络和完整的思想体系。本书立足于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各个
本书是为开展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编写的关于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专题教材。从不同视角和层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其信仰建设的历史经验,这对于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有促进作用。学习和领悟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辉煌历史,对于塑造和提高学生文
马克思传记。以生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马克思光辉的一生,深入细致地刻画了马克思的生活、工作和理论研究经历。马克思学识渊博、思想深邃,充满改造社会的理想并付诸实践,对国际工人运动和世界范围内的共产主义运动影响深远。同时他也是富有爱心、和蔼可亲的朋友、丈夫和父亲。本书为读者深入了解马克思和他所处的时代,提供丰富的素材。
本书从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和马恩的文学批评实践出发,建构“生产性文学批评”这一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形成的新型理论范式。“艺术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的首创。马克思所说“艺术生产”主要是指创作活动而与阅读和批评无涉,但其文学批评实践却显示了强大的生产性。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在理论建构与其批评实践之间存在的这一悖反形成了巨大的
本书为作者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 通过文本解读,作者系统地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技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的思想:一是概述了该思想的现实背景、来源、发展历程、主要特征;二是从主要表现、制度辨析、价值旨向三个维度归纳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技发展对自然环境有利影响的分析;三是从现象揭露、原因揭示、价值批判三个维度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