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论文写作教程》是专门针对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如何写作规范论文的教材。教材从史学论文的选题入手,按照论文的构成要素,分章对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语进行详细的论述,就如何写作规范的论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讲解。教材最大特点是通过丰富、优秀的论文来具体说明“如何写”,所讲的方法大都是从这些案例论文中推导出来的
顾明远先生在书中回忆了与46位大先生的交往故事,介绍了大先生们的生平、他们对教育界的贡献,及其胸怀祖国、严谨治学、宽容爱生的高尚品格和风范。这些大先生有些是顾先生的老师,有些是他多年的工作伙伴,他们或为教育学科的发展耕耘数十年,或在讲台上奉献了一生。大先生们质朴的奉献精神,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从这些大先生身上,我
俞大猷(1503-1580),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本书为抗倭名将俞大猷传记小说作品,以俞大猷一生的抗倭轨迹为主线,全景式展现那些荡气回肠的抗
为先生立传,意在同行。本书精选了曾经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学习、工作过并且在各自领域对中国革命建设有重大影响力的三十六位著名学者,范围包括思想政治、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物理、数学、建筑、地质、逻辑等学科领域,对他们的家庭背景、少年教育、思想成长、研究领域、学术成就、家庭生活等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简要介绍
《广州大典》是广州的“根与魂”,承载广州千年文脉。《广州大典研究》集刊主要刊载关于广州乃至广东的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岭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文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哲学、文学、历史、文献等学术领域,兼收与此相关的学术著作读书笔记、评论性文章及相关学术会议综述等。《广州大典研究(2025年第1辑总第15辑
近代日本为满足侵略与殖民需要,长期、系统开展对华情报调查,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包括个人踏访、满铁调查、兴亚院调查、其他机构团体调查等诸多形式。调查活动一直持续到日本战败,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档案文献,客观上为从事晚清民国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及中日关系史的研究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原始资料
本书为汇集有关民国文献研究成果的学术集刊,在此之前已出版4辑,本次出版的为2024年第2辑(总第5辑),由国家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编,择优收录论文十余篇,分为专题研究、民国文献整理研究等栏目。所收论文对民国文献的整理规范与保护、民国文献的整理与出版、民国文献数字化建设工作、史料发掘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与
本书是《埃及通史》(共六卷)系列的第三卷。本卷分为10章,讲述了第十九王朝到第三十王朝的历史。第一章到第五章讲述第十九王朝到第二十三王朝的历史。第六章到第八章是外来入侵阶段,第六章的内容是埃塞俄比亚对埃及的入侵,第七章则是萨伊斯人对埃及的统治,第八章是波斯人的统治。第九章和第十章的内容则是第二十九王朝到第三十王朝的历史
本书是《埃及通史》(共六卷)系列的第四卷。本卷分为十章,从君主世系角度讲述政治史,从埃及文明与希腊文明融合的角度讲述文明史。本卷从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讲起,这时埃及文明开始融入希腊文明的色彩。亚历山大死后,爆发了继业者战争。根据巴比伦分封协议,托勒密担任埃及总督,之后他采取灵活策略,尊重埃及本土文明,获得埃及人支持,从
本卷是《埃及通史》(全六卷)中的第二卷。本卷分为14章加4个附录,讲述了第十七王朝到第十八王朝的历史。作者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文物研究法和历法研究法,梳理出准确的法老和存疑的法老,比如,他成功地确认了第十七王朝中后期(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587年)的五位法老,使第十七王朝和第十八王朝的历史叙述更接近历史真实,使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