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军队参与汶川地震抢险救灾事例为基础,提出了“非对抗性军事行动”学术观念,对比了非对抗性军事行动与战争军事行动、对抗性非战争军事行动间的异同,阐明其规律与本质等。
《西藏古近代军事史研究资料选辑》由次旦扎西、杨永红编著,西藏古近代军事史的内容,散见于藏汉古史籍,史料浩如烟海,对于广大研究者搜寻、查找,实为不易。有鉴于此,我们将在编写《西藏古近代军事史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整理编排成《西藏古近代军事史研究资料选辑》,以飨读者。
历史进入了21世纪,文化在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吹响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号角,提高文化的创新力、辐射力、影响力和形象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任务,评选岭南文化十大名片,正是提升广东文化形象之举。在这一重要历史契机下,整理、挖掘、打造岭南文化名片,就显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培养大批优秀拔尖人才,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也对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已成为基本作战形式,我军正由机械
上、中、下3卷,总重7公斤,历时12年,覆盖60多个军事学科的名词术语以及军事名言、军事成语、军事典故,汇聚300多位军队领导和专家、学者智慧,在4068个汉字单字的基础上,收录了近100000条词目,全书超过10000000字……
本书围绕国内外军队信息化工程与技术的发展趋势、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安全保障、人才培养等进行了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
《国共早期军事人才的摇篮:黄埔军校(读党史第2辑)》是“读党史”之一,全书共分8个部分,主要对国共早期军事人才的摇篮——黄埔军校中的人和事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黄埔军校:国共两党的军事摇篮》《“黄埔慈母”廖仲恺》《毛泽东为黄埔招生》《从黄埔中走出的大文豪聂绀弩》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
《军事装备思想研究》以军事装备基本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了中外军事历史上不同时期著名军事家和军事思想家对军事装备的理性认识。全书共分四篇,第一篇是古代军事装备思想,重点研究了古代中国的军事装备思想;古代外国军事装备思想;中世纪外国军事装备思想。第二篇是近代军事装备思想,重点研究了近代英国军事装备思想;近代法国军事装备思想
肖立军编著的《明代省镇营兵制与地方秩序》介绍了:履行镇戍职能,实行于明代省、镇地区,以营制为核心的明代省镇营兵制,在探索营司队伍编制、兵将关系、指挥体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丰富了中国古代军制的内容。省镇营兵制在明代中后期居主导地位,在抵御边患,维护治安方面作用巨大。 《明代省镇营兵制与地方秩序》所言地方秩序,是
2008年底踏上行程之际,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会是一系列“冒险”的开始。这么说当然有些做作,因为我们活在一个传统意义上无险可冒的时代。山水的棱角早已被抹平,康庄大道通向每一个角落,郦道元和徐霞客们经行之处都变成了景点,被旅行社细致入微地编织进收费不一的线路图中……我所说的冒险,在于对历史地点的确认。十场大战,距今最远的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