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结合地学类测量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较为详细介绍了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误差理论基础、测量控制网、地形图及其测绘、摄影测量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实践,介绍了放样工作和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并对卫星定位技术、无人机测绘等现代测绘新技术及其应用也进行了适当介绍。
本书涵盖了当前主要的现代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和方法,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必修内容。本书主要介绍了广义最小二乘平差原理、方差估计理论、粗差探测与抗差估计、不适定问题、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卡尔曼滤波方法、平滑与滤波去噪算法等。通过对本书内容的学习,每一位学生将熟悉和掌握各种测量数据处理技术和方法,并可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
本书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观测数据对CMIP6中多个气候模式的降水和气温数据进行评估和优选,进而耦合VIC水文模型模拟干旱评估需要的水循环要素,构建多变量综合干早指数MSDI_CO2并评估其适用性;基于干旱事件三维识别技术,实时追踪干旱迁移轨迹,揭示黄河流域未来综合干旱时空连续演变趋势,提高干旱预测水平;基于最优边缘
本书着重研究了台风、反气旋涡对黑潮入侵南海的影响历程,以及黑潮入侵对南海的影响程度。本书针对台风和中尺度涡过程,黑潮对南海的水体、热、盐通量,以及台风过境后黑潮入侵对南海的影响等开展了研究。
本书是第二十一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参会人员提交的专业论文的汇编,共收录学术论文近200篇,内容涵盖中国海洋(岸)工程领域的方方面面,包括近海工程、海岸动力、海岸工程、深水工程、航道整治、河口动力、综合技术等内容。
本书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景观中的小微湿地网络及调控机理研究”(项目号:5217803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资助项目“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恢复技术指南和湿地生态监测技术指南”(02220026051032)等科研课题为支撑,以重庆市梁平区为例,研究城乡景观中小微湿地的类型、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关系以及城乡小微湿地与城乡
本书主要以“9·5”泸定地震为例,主要探讨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研究中的结构化表达、决策部署行为分析、应急组织间的信息共享研究三个重点要素,采用知识图谱构建、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从地震案例、应急任务、决策部署、信息共享、组织协同五个方面对地震灾害在指挥决策、信息共享、组织协同等方面的处置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一方面为
本书采用扎根-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水知识存量测度指标进行探索性研究,深度挖掘水知识存量的测度指标并梳理出指标的形成逻辑,构建水知识存量测度指标体系,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心理学方法形成最终的水知识存量测度指标体系,以此真实地呈现出公民对于水知识存量测度指标所涵盖的知识点认知,反映公民水知识的存量水平。借助水知识的增量规律以及测
本书是为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而编写的,强调以应用为目的,内容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大量工程案例,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图片丰富,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矿物与岩石、地质构造、自然地质作用、水文地质、岩体稳定的工程地质分析、不同工程类型的地质问题、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等。
本书为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类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本书坚持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编写原则,缩减篇幅,提炼文字,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全书共分8章,内容主要包括:绪论,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精密经纬仪及水平角观测,高程控制测量,电磁波测距与精密导线测量,椭球面上的测量计算,高斯投影和导线测量算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