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回顾总结了20214长江航运在基础设施、航运服务、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行业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展望了2025年长江航运发展趋势和预期工作重点;从交通强国建设进展、十四五水运发展成就、新冠疫情对长江航运的影响、航运市场运行状况和市场监测、三峡枢纽通航形势、航运中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专题分析,并且对长江航
中国是世界上的航海大国,拥有悠久的航海历史、先进的航海技术和灿烂的航海文化,并借由航海走向域外,与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文化相融。特别是中国与世界上其他民族共同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基于物质交换,延伸至人员往来、技术传播与文化互鉴,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中西文明互鉴的加深,各国各地区人民,共同谱写了一曲悠扬的丝路和
本书紧扣本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充分吸取应用型本科或高职高专院校在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成果来确定课程内容。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切实落实任务驱动,行为引导,管用、够用、适用以及工学结合的教学指导思想,突出教材的先进性和实训性。编写采用思知行融合的课程设计,使用本教材,
本书基于大量文献研究和对中国海港城市的调研,总结归纳港口经济的概念,提出港口经济规模的测算方法,为港口经济的增加值测算提供统一可比的统计标准、口径和范围,并根据定量化分析方法确定港口经济分类,填补港口经济发展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空白。并根据港口经济测算方法,测算出201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59个沿海城市
本书基于大量文献研究和对中国港口经济腹地的调研,总结归纳港口经济腹地的定义、分类、形成条件,以及港口辐射力内涵,对港口辐射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完善,在系统评述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于港口腹地范围界定方法模型进行全面评述。结合现实背景和港口经济腹地发展趋势,研究构建基于港口辐射力的腹地划分模型和港口市场份额划分模型,
《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发展报告(2023~2024)》结合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基于当前新形势、新背景和新机遇,对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总体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对当前港口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该书全面、系统地记录了2019年中远海运集团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改革强企、提质增效、党的建设和企业文化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和重大事项。2019年,面对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全球航运市场竞争加剧的复杂环境,集团坚持“跑赢市场、跑赢变革、跑赢时代”目标,坚定产业链协同融合、合作共赢,深化改革创新,不仅在规模上持续稳定增长,
张謇,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实业家,其交通、港航理念不仅具有前瞻性,更体现了对国家发展的深刻思考,他深知交通、港航之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因此在清末民初之际,致力于推动交通与港航事业的早期现代化。本书以中国近代港航事业的发展脉络为历史背景,围绕张謇在航运公司、航线、码头、港口、渔业、海权、航道、船闸、仓储、船厂、商船学校、商
本书以环渤海(京津冀)港口群为例,以我国港口资源的整合为背景,系统性地研究了港口资源整合对腹地经济发展的空间影响。内容包括:港口群吞吐量预测的方法和实践、效率导向的港口资源整合策略、港口物流资源整合的“陆港”选址研究、港口群腹地多维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方法与实证、港口群整合与腹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智慧物流等的空间互
本书对与北极经济治理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从机制现实主义视角出发,深入讨论了国际机制的内在动力和制约因素,为“冰上丝绸之路”与北极国际机制的对接与融合提供了合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