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察:建筑评论文集》由建筑评论栏目“新观察”24期内容集结编辑而成。作者知名度和文章的学术水准均具有较高水平,创立四年来,在建筑及相关领域已经树立了很高的影响力。
  每期以笔谈的方式集中探讨当代城市与建筑设计方面的一个话题,主要对现代建筑以来中国建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围绕实验建筑与当代建筑、当代建筑的三重视点、什么是人民的建筑、新陈代谢运动论、现代建筑与建筑师、当代建筑与建筑师、建筑双年展评论、参数化设计与建筑表皮、未来城市与乌托邦和国土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展开了一系列不同视角、不同主体的深入思辨和讨论。
实验建筑与当代建筑
 实验建筑与当代建筑
  实验需要语境 朱涛
  如何从设计思想的角度认识当代中国建筑? 朱剑飞
  演化吧,中国建筑! 阮庆岳
  从“实验建筑”到“当代建筑” 史建
 再谈实验建筑与当代建筑
  问题建筑 张永和
  失重的实验建筑 王辉
  请把我们领到“道儿上”来 王昀
  作为个案的“当代” 范凌
 三谈实验建筑与当代建筑
  今天·昨天 王明贤
  反思需要语境 朱 涛
  杂谈“实验”、“当代”和我们的出路 朱剑飞
  先知,注定死在他乡? 阮庆岳
 四谈实验建筑与当代建筑
  “实验建筑”?“当代建筑”?——思考中国当代实验性建筑 周庆华
  实验、当代与中国建筑的隐形政治 冯原
  第三条道路 金秋野
  建筑评论十问 姜珺
当代建筑:三重视点
 当代建筑:媒体人的视点
  建筑本体的“复权” 黄居正
  上气不接下气的中国建筑 马卫东
  以和为美 王路
  从“尖叫建筑”到“公民建筑”——大众媒体的建筑观及建筑“干预”之路 赵 磊
 当代建筑:学者的视点
  且谈中国建筑的公众媒体介入之问题与期望 赵 辰
  建筑师的职业精神与社会责任 饶小军
  建筑构筑的自信与建筑师的自我 夏铸九
  知天命年感言 赖德霖
 当代建筑:建筑奖的视点
  普利兹克奖与王澍 张永和
  当代建筑的国际奖项与Holcim 全球可持续建筑大奖 李翔宁
  建筑奖的时间维度 钟文凯
  后普利兹克时代的中国建筑范式问题 周榕
什么是人民的建筑
 什么是人民的建筑
  人民的建筑——关系到70% 人类居所的实践与探索 谢英俊
  俯览建筑大地:关于谢英俊 王明蘅
  略述谢英俊的“场所主义” 王墨林
  人民建筑、个人建筑、社区建筑 朱涛
  关于人民建筑的思考 崔恺
  家园建设的主体——谢英俊建筑实践的启示 黄伟文
 再论“什么是人民的建筑”
  迟到的“现代主义” 李虎
  自然地更新——有关“人民的建筑”展览的感言 朱竞翔
  “降低身段”的行动主义——写在谢英俊巡回展开幕之际 李翔宁
  “人民的建筑”展引发的感想 冯果川
  关于谢英俊的建筑社会实践 刘晓都
  为何持续? 杜鹃
 三论“什么是人民的建筑”
  珀尔修斯之盾——解决70% 人类居所问题操作方法初探 谢英俊
  建筑活动的另一种状态 王澍
  走向开放的建筑 柳亦春
  住宅/家 葛 明
  农村不是第二个城市 龚彦
新陈代谢运动论
 新陈代谢运动论(上)
  新陈代谢之前 矶崎新
  新陈代谢的再生 林中杰
  美移·日异·中译 丁力扬
 新陈代谢运动论(下)
  日本计划:日本建筑中的七位“武士” 太田佳代子
  黑川纪章访谈 雷姆·库哈斯 汉斯·尤利斯·奥布里斯特
现代建筑与建筑师
 何陋轩论
  小题大做 王澍
  因何不陋 童明
  树石亭池,小题大题 王欣
  从冯纪忠的何陋轩谈起 董豫赣
 王大闳论(上)
  那一代 王大闳建筑师其人其事 徐明松
  青年王大闳及其台北建国南路自宅 王俊雄
 王大闳论(下)
  从依赖到反思——王大闳自宅建筑作品的华丽反身 吴光庭
  现代都会建筑的拟仿向度:
  从巴塞罗那展览馆到虹庐、良士与鸿霖大厦 罗时玮
  不语,为了远航 阮庆岳
  附:王大闳作品目录
 梁思成、林徽因论
  为什么要把建筑史与社会史连起来写? 朱涛
  幽灵的话语与其他 夏铸九
  今天我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