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涵容的文化心态与文学思想》一书,通过庄学、玄学、儒学、禅学等不同领域来透视中国文学思想史上诸多命题。上编撷取了唐前文学的几个断面,涉及《庄子》《世说新语》等文本,著重考察了叙事文体的衍变。中编集中于晚明,尤其以袁宏道为代表观察当时士林习禅风气对文学思想的影响。下编聚焦于明清易代对士人心态与文学思想的衝击,关注正统诗教与个体抒情在此衝击下形成的张力。                                            
                                            李瑄,1974年生,四川成都人。200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晚明清初文化与文学思想研究,已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馀篇。                                            
                                                前言
上编  庄玄之学的异代回响
  “县解”与人生困境的解脱——以《庄子》注疏为考察对象
  论《世说新语》叙事的新变与传承
  《世说新语》的叙事学分析:“雅”—“俗”审美基本模式
中编  礼佛文人的应世之道
  刘遗民非“遣民”考
  文人小集在明清文学思想研究中的价值
  无孔鎚——袁宏道的应世策略
  禅学思维与袁宏道的诗学策略
下编  儒学信念持守者的乱世体验
  明遗民的君臣观念与立身准则
  生存策略、道德禁律与桃源梦想——清初遗民的避世隐居
  清初五十年间明遣民群体之嬗变
  天地之元气:明遣民的文学本质观
  明清之际的诗坛衍变与明遣民“性情”新义
引用书目